柳宗元
【诗句解释】 1. 载辟载韨,丞相是临:载着车马去迎接,丞相亲自到。 2. 弛其武刑,谕我德心:放松刑罚,传达我的仁德之心。 3. 其危既安,有长如林:国家的危险已经消除,国家繁荣昌盛,如同森林一样茂密。 4. 曾是欢譊,化为讴吟:曾经的欢乐与争斗,现在已经转化为赞美与歌颂。 【译文】 载着车马去迎接,丞相亲自到。 放松刑罚,传达我的仁德之心。 国家的危险已经消除,国家繁荣昌盛
方城 愬拜即命,于皇之训。 既砺既攻,以后厥刃。 王师嶷嶷,熊罴是式。 衔勇韬力,日思予殛。 译文: 方城 我受命接受任务,皇上的教诲铭记在心。 磨砺好利剑,攻击敌人,为国效力。 王师威武严整,像熊罴一样英勇无敌。 韬藏力量,日夜盼望为国家报仇
【注释】 (1)充乎其居:居于宽敞的地方。充,通“充”。虚,同“纡”,曲折。 (2)孰匮孰充:谁空虚,谁充实。匮,同“纡”。 (3)为泰为穷:这是得志或不得志。泰,安泰;穷,困厄。 (4)宁:安定。 (5)若君者:你这样的人。 (6)道:这里指“道法自然”的思想和行为准则。 (7)从容:悠闲自得的样子,指道家的无为而治。 【赏析】 此诗以“南游”二字为题,实寓诗人对南游之人的期许与祝愿
奉平淮夷雅表皇武命丞相度董师集大功也 皇耆其武,于溵于淮。 既巾乃车,环蔡具来。 狡众昏嚚,甚毒于酲。 狂奔叫呶,以干大刑。 注释: 1. 奉平淮夷:奉命平定淮地的夷狄。 2. 雅表:表示。 3. 皇武:天子的武力。 4. 丞相度:指丞相度辽将军。 5. 度:治理。 6. 董师:指董安宅将军。 7. 集大功:建立大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扬皇帝武力和武功的诗歌。诗中提到“奉平淮夷雅表皇武”
奉平淮夷雅表皇武命,丞相度董集大功也 诗句释义:这是一首赞美皇帝平定淮夷叛乱,任命丞相度、董二人为统帅以完成伟大功绩的颂诗。 译文:赞颂陛下平定淮夷叛乱的文告,是皇帝授予丞相度、董二臣为主帅,共同完成这伟大的任务。 注释:奉平:指平定。淮夷:古代指淮河流域的少数民族。雅表皇武:意即表彰皇帝的伟大武功。 既涉于浐,乃翼乃前: 诗句释义:在渭河岸边,你如凤凰展翅,高高飞翔在前。 译文:在渭河边
这首诗的作者是佚名。诗中描述了一位丞相率领军队,在淮夷之地征战的情景。全诗共四句,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奉平淮夷雅表皇武命丞相度董师集大功也 我旆我旗,于道于陌。 训于群帅,拳勇来格。 公曰徐之,无恃额额。 式和尔容,惟义之宅。 注释 1. 奉平淮夷:平定淮夷。淮夷,古代对中国南部地区的称呼,这里指代淮河流域的地区。 2. 雅表皇武:表示皇帝的武功。 3. 丞相度董师:丞相和度董师一起出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李凭竹枝词》。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 1. 浑鸿胪宅闻歌效白纻:浑鸿胪,即浑官,古代的一种官职。白纻,指古代的一种乐器,也称为“白乐”。这句诗的意思是在华丽的宫殿中听闻美妙的歌声,模仿白纻的曲调创作乐曲。 2. 翠帷双卷出倾城:翠帷,用翠绿色的丝绸制成的帷帐。倾城,指倾城倾国。这句诗的意思是翠绿的帷帐被缓缓拉开,露出了美丽的倾城女子。 3. 龙剑破匣霜月明:龙剑
【释义】 皇帝咨问你,只有你的道德高尚。 诛杀奸恶四纪,期待你完成大业。 赐给你斧钱和兵符,你去指挥军队。 蔡国的军队是,用宽厚来安抚,用礼义来治理。 【赏析】 本诗选自《尚书·泰誓中》。《泰誓》是周武王伐纣时,在盟津(今河南汲县北)向诸侯宣告讨伐纣王的檄文。这篇檄文,语言质朴而雄壮,气势磅礴,辞严意深,充分体现了西周初年的政治思想。全诗共七章,每章八句,以叙事为纲,议论与叙述相结合
【诗句解读】 奉平淮夷雅表皇武命丞相度董师集大功也:这句诗的意思是,我奉上皇帝的命令,要平定淮夷的叛乱。 度拜稽首,庙于元龟:这句诗的意思,是度王叩头行礼致敬。庙,指祭祀之所。元龟,古代的一种占卜用的龟。 既祃既类,于社是宜:这句诗的意思,是举行兵车、战鼓等军事演习。既,同“及”,等到。祃,一种仪式,用兵前祭天或祭地,祈求神灵保佑胜利。类,指演习。社,土地神,这里指的是军营。 金节煌煌,锡盾雕戈
奉平淮夷雅表皇武命丞相度董师集大功也 王旅浑浑,是佚是怙。 既获敌师,若饥得餔。 蔡凶伊窘,悉起来聚。 左捣其虚,靡愆厥虑。 译文: 王的部队浩浩荡荡,这是胜利也是依赖。 已经俘获敌军,就像饥饿的人得到食物。 蔡国凶恶,敌人困窘,全都起来聚集。 左边攻击敌人空虚的地方,没有失误忧虑。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平定淮夷的战争过程。诗中表现了将士们奋勇杀敌、团结一心的精神风貌,以及在战争中取得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