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
诗句原文: 两条云岭摩天出,九曲黄河绕地回。 自是当年游牧地,有人曾号伏羲来。 注释解释: 1. 两条云岭摩天出:“两条云岭”指的是两座云雾笼罩的山岭,它们高耸入云,如同两道雄伟的屏障。“摩天出”意味着这两座山岭仿佛直插云霄,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2. 九曲黄河绕地回:“九曲黄河”指的是蜿蜒曲折的黄河,它绕行于大地之上,形成了许多弯曲。“绕地回”形象地描绘了黄河的流动性和环绕性
【赏析】 重游狼山寺 不过招提半载余,秋高重访素师居。 朅来桑下还三宿,便拟山中构一庐。 此地果容成小隐,百年那厌读奇书。 君看岭外嚣尘土,讵有吾侪息影区! 【注释】 过招提:经过寺院。 朅(què)来:忽然来到。 三宿:在野外住宿三天。 素师居:即素庵。素庵为唐代诗人贾岛的草堂。贾岛曾于唐德宗贞元年间隐居于此,号“碣石山人”。 此地果容成小隐,百年那厌读奇书:此处真能成我的归隐之所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回首西陲势渺茫” - 关键词:回首、西陲、势渺茫 - 注释:回首,指回顾过去。西陲,即西边的边陲地区,这里泛指遥远的西域或中国西部。势渺茫,形容形势非常遥远和不明朗。 - 赏析:诗人通过“势渺茫”表达了对远方西陲地区的遥远和朦胧,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遥远和不可预见性。 2. “东迁种族几星霜” - 关键词:东迁、种族、星霜 - 注释:东迁
读史二十首 及及生存起竞争,流传神话使人惊。铜头铁额今安在?始信轩皇苦用兵。 注释与释义: - 及及生存起竞争:指历史中的各种竞争和争斗。 - 流传神话使人惊:指历史故事中的传说和神话给人带来震惊。 - 铜头铁额今安在?:问现在还有铜头铁额的人吗?形容人的坚韧不拔,勇往直前。 - 始信轩皇苦用兵:才开始相信轩辕黄帝时期战争频繁,人民受苦。 赏析: 《读史二十首》是王国维的作品
【注释】: 澶漫:形容水波浩渺。 江淮:泛指江南一带的河流和湖泊。 九黎:古代神话中说,上古时人类共分九族,即九黎,后来专指东方的黎民。 才格:才能。 苗民:这里指南方的少数民族。 腿髻:指发髻。 旧主人:原是中原人,后来在江南生活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景色与人物的七言绝句。首句“读史二十首”表明了诗人写作此诗的目的,就是通过阅读史书来了解历史变迁和民族融合的过程
【诗句】: 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不成抛掷,梦里终相觅。 醒后楼台,与梦俱明灭。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 【译文】: 将相思之情深深隐藏起来,近来才知,相思已无益处。不能将其抛之脑后,梦中仍然会去寻觅那份情感。醒来之后,看到楼台依旧,但梦中的景象却时有时无,如同梦境一般。西窗外的月光皎洁清冷,满院都是丁香盛开,花瓣如雪般飘落。 【关键词注释】: 1.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辨析能力。此题既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也考查学生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理解全诗的大意,再结合注解、标题等分析其意境,最后根据自己积累的知识进行总结。要注意分析诗中景物的特点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把握全诗内容和主旨,理解诗句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及作用;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表达的情感、思想或艺术效果等。 ①“高城鼓动兰釭灺”的意思是:高高的城墙上,灯烛闪烁如潮水涌动。兰灯:即兰花灯,用兰花装饰的灯具。这句是写夜景,营造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画面。 ②“睡也还醒,醉也还醒”的意思是:睡着时仿佛还在梦中,醒来后又像是刚入梦
【注释】: 山寺:山中的寺庙。微茫:隐约。背:面对。夕曛:傍晚时分的阳光,即夕阳余晖。鸟飞不到半山昏:指天色已晚,鸟儿已经飞回山中,看不到一半了。上方:山上。磬(qìng):佛教的一种乐器,用金属或石质制成。定:使静止。行云:飘浮在天上的云彩。试上:试着爬上。高峰:山顶。窥皓月:指登上高山观赏明亮的月亮。偶开天眼觑红尘:指偶尔打开眼睛看看人间红尘。偶:偶然。天眼:佛家语,指佛眼
《虞美人·碧苔深锁长门路》是清末民初词人王国维创作的一首词作,收录于《人间词》乙稿之中。这首词通过描绘一个后宫美人被毁的悲苦遭遇,展现了古代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无奈和辛酸。下面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详细解读和赏析: 1. “碧苔深锁长门路”:这句话描绘了长门宫的道路被浓密的绿色苔藓所覆盖,象征着孤独与冷清。这里的“碧苔”不仅描绘出了环境的荒凉,也隐喻着宫廷中因美貌而遭受嫉妒和排斥的女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