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
首秋轮台 异域阴山外,孤城雪海边。 秋天来到时,只有大雁飞过;夏天结束的时候,却听不到蝉鸣。 雨打毡墙湿,风摇毳幕膻。 风吹动毡房的墙壁,雨水淋湿了毡毯,毡房里传来膻气。 轮台万里地,无事历三年。 辽阔的轮台大地,没有战事度过了三年时光。 注释: 1. 异域阴山外:异域指的是远方或陌生的地方,阴山是中国北方的山脉,此处用以形容地理位置之远。 2. 孤城雪海边:孤城表示孤立无援的城市
诗句一: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译文: 三十岁才得个一命官,做官的想法快要消磨完。 自己可怜没有什么祖传家业,总不敢嫌弃这微小的官。 赏析: 首句“三十始一命”表达了诗人在三十五岁时获得一个官职的感慨。“宦情多欲阑”则是说随着年岁增长,对仕途的欲望逐渐减少,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失望与疲惫。第二句“自怜无旧业”透露出诗人对没有家族事业的自怜之情,以及因此带来的无奈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 早上离开家乡,心中充满了对终南山的思念。 晓笛声中泪满巾,秋风吹过马蹄声。 一身远在异乡外,万里胡天向西行。 终日看到战争与征伐,连年听到战鼓与号角声。 故乡在哪里呢?昨天还在梦中寻找。 译文:清晨出发,带着对终南山的深深思念,离开了家乡。笛声在耳边响起,泪水不禁沾湿了衣巾。秋风拂过,马蹄声在耳边回响。我独自一人站在异乡,远在他乡的云层之外。眼前是万里之外的胡地
【解析】 本题属于“鉴赏评价·分析概括”题型,要求学生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此题解答时注意要结合全诗的内容和意境进行分析,注意答题的格式:首先指出本首诗歌的三、四两句中运用的艺术手法或艺术表现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最后指出其作用。 “夜过盘石隔河望永乐寄闺中效齐梁体”,意思是:夜深人静时路过盘石隔着河望着遥远的永乐,我写这首诗寄给思念的人。这一句是说夜过盘石隔着河望着遥远的永乐
【解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春日寻访陶渊明故居的所见;颔联写陶家门前,花柳交映的美景;颈联用拟人手法写景,以“药碗”和“鱼竿”比喻陶潜之“酒壶”与“钓竿”:末联则点出寻访陶隐居的目的。全诗语言清丽,意境优美。 【答案】 译文 春风暖洋洋,太阳光闪闪。黄莺在村边飞。桃花明亮潘子县,杨柳昏暗陶公门。药碗像山影晃动,鱼竿带水痕。南桥上车马喧嚷,为什么这样嘈杂? 注释 潘子:地名,在今河南省邓州市内。陶公
诗句原文: 渭北春已老,河西人未归。边城细草出,客馆梨花飞。别后乡梦数,昨来家信稀。凉州三月半,犹未脱寒衣。 译文: 在渭北的春天已经过去,而河西的亲人还未归来。边城的小草开始生长,客人的旅馆中盛开着梨花。离别之后,家乡的梦境频频出现,而家中的来信却稀少。到了凉州的春季,已经有半个多月了,但人们仍然穿着冬装,没有脱下寒冷的衣物。 注释: - 渭北:指的是陕西渭河流域以北的地方。 - 河西
【注释】 轮台:古地名,今在新疆。即事:即景生情,有感而发。风物异:自然景观不同。地是古单于:轮台地处西域,自古便是少数民族居住之地。蕃书:指古代西域的文书。别:差异。 【赏析】 此诗写诗人到轮台后所见所感。首联起句“轮台风物异”点题。次联写三月无青草,千家尽白榆。三、四句写蕃书文字别,胡俗语音殊,并感叹流沙北,天西海一隅。全诗语言朴素,不雕琢,但意境苍茫,感情深沉
【注】:这首诗是李白《关山月》的一首,此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开阔壮美,气势豪放磅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宿铁关西馆 马汗踏成泥,朝驰几万蹄。 雪中行地角,火处宿天倪。 塞迥心常怯,乡遥梦亦迷。 那知故园月,也到铁关西。 译文: 在铁关西边的客舍住宿,马汗沾满了尘土,早晨驱马奔驰几千里路。 大雪覆盖了大地,夜晚就住进了天上的云层。 边关遥远让人心胆怯
题虢州西楼 错料一生事,蹉跎今白头。 纵横皆失计,妻子也堪羞。 明主虽然弃,丹心亦未休。 愁来无去处,祗上郡西楼。 译文: 我误算了一生的大事,如今只能白发苍苍地度过余生。 我在战场上纵横捭阖却总是失败,连自己的妻子都感到羞愧。 即使被明主抛弃我也依然忠诚,我的心志从未改变。 当我忧愁无处安放时,只能在郡中的西楼上徘徊。 注释: - 错料一生事,蹉跎今白头:错算一生的机遇,白白地度过了晚年。
【注释】 1. 题永乐韦少府厅壁:题,题词。永乐县令的府第。 2. 大河南郭外:指洛阳城。 3. 终日气昏昏:整天神情恍惚,精神不振。 4. 公府:官署。 5. 青山当县门:青山耸立在县城门外。 6. 故人:老朋友。 7. 邑尉:县尉。 8. 征轩:远道而来客人的座车。 9. 烟波阔:烟波渺茫。 【赏析】 诗为题永乐韦少府厅壁而作,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首联写景,以“大河南郭外”总领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