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
窗影摇群木,墙阴载一峰。 野炉风自爇,山碓水能舂。 勤学翻知误,为官好欲慵。 高僧暝不见,月出但闻钟。 注释: 1. 窗影摇群木:窗户的影子晃动在周围的树木上。 2. 墙阴载一峰:墙壁的影子承载着一座山峰。 3. 野炉风自爇:野外的火炉自然燃烧。 4. 山碓水能舂:山上的磨盘和水流可以舂米。 5. 勤学翻知误:勤奋学习反而更加糊涂。 6. 为官好欲慵:担任官职想要变得懒惰。 7. 高僧暝不见
【注】盘石寺:在今四川彭县西,唐时为名胜。郑和尚:不详。 【译文】 暂来拜访高僧谈论佛理,又来寻找野寺中的孤独。 岸上的花儿掩映着水碓,溪水倒映着风炉的影子。 顶上有巢的喜鹊,衣服中还挂着旧时的珍珠。 谈论佛学还没有得要领,只得停舟徘徊不前。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全诗四句,写诗人在盘石寺与郑和尚的一段对话和对盘石寺景色的描绘。第一句说去访僧人,第二句说找寺庙。第三句写山景之美
诗句释义与译文: 1.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 注释: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末夏初的画面,天空中云层密布,雨水打在城墙上,声音潺潺如歌。城中的高楼之上,黄鹂鸟欢快地鸣叫。 译文:在这武威的春天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听到宇文判官从西边归来的消息,他已经到了晋昌(今甘肃境内)。 2.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注释:塞花指边疆的花,边柳指的是边城的柳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琰所作,描述了一位官员因为某种原因未能赴任,而他的好友则独自饮酒作别。诗中通过描绘池上、柳叶、梨花等自然景物,表达了离别之情。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池上日相待,知君殊未回: 在池边等待,知道你还没有回来。这里用“池上”作为背景,暗示了等待的场景。 2. 徒教柳叶长,漫使梨花开: 白白地让柳叶生长,让梨花开放。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以及时间的流逝。 3.
题新乡王釜厅壁 怜君守一尉,家计复清贫。 禄米尝不足,俸钱供与人。 城头苏门树,陌上黎阳尘。 不是旧相识,声同心自亲。 注释 1. 怜:同情、怜悯的意思。 2. 尉:古代官职名,此处指县尉。 3. 家计复清贫:家中的生计再次变得贫穷。 4. 禄米:古代官员的俸禄,即朝廷发给他们的粮食。 5. 俸钱:官员的薪水,即通过工作所得的报酬。 6. 苏门:古时地名,位于今江苏徐州。 7. 黎阳:古地名
诗句:万事信苍苍,机心久已忘。 译文:一切都相信苍天,长久以来不再为世俗烦恼。 注释:万事,一切,代表对世间万物的接纳;苍苍,指天空或大自然广阔无垠、浩瀚无边的景象;机心,指的是人心中的计较和算计;久已,表示时间上已经很长时间了,这里指长时间内不再为世俗烦忧;忘,忘却,指放下心中的杂念。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的态度和心境。岑参在诗中展现了他对于世事的淡然处之,将一切交给自然
郡斋南池招杨辚 郡僻人事少,云山常眼前。偶从池上醉,便向舟中眠。与子居最近,周官情又偏。闲时耐相访,正有床头钱。 注释: 1. 郡僻人事少:指远离官场的喧嚣和繁杂事务。 2. 云山常眼前:形容山峦连绵,云雾缭绕,景色宜人。 3. 偶从池上醉:偶尔在池边醉酒。 4. 便向舟中眠:便在舟中安歇。 5. 与子居最近:与你居住的地方非常接近。 6. 周官情又偏:指对你的友情更深一些。 7. 闲时耐相访
【诗句释义】 高冠:指古代官帽。 谷口来相访:在山涧的谷口来拜访。 空斋不见君:我空着屋子,不见您了。 涧花然暮雨:山涧中花朵被夕阳映照得灿烂。 潭树暖春云:潭边的树木沐浴着春天的温暖和细雨。 门径稀人迹:门前小路很少有人经过。 檐峰下鹿群:屋檐上,一只只小鹿在悠闲地觅食。 衣裳与枕席:衣服和枕头都沾满了山间的雾气。 山霭碧氛氲:山上的雾气像青色的烟雾一样弥漫。 【译文】 高官帽子
寻少室张山人闻与偃师周明府同入都 寻访少室山的张山人听闻你和偃师的周明府一同进入京城。 中峰炼金客,昨日游人间。 在中峰修炼金丹的客人,昨天还在人间游玩。 叶县凫共去,葛陂龙暂还。 叶县的水鸟一起离去,葛陂的龙暂时返回。 春云凑深水,秋雨悬空山。 春天的云彩聚集在深水中,秋天的雨水挂在空山上。 寂寂清溪上,空馀丹灶闲。 寂静的溪流上空,只剩下丹炉旁的柴火被闲置。 【注释】: ①寻:寻找、访问。
【注释】 终岁:一年,整年。 招:招引、邀请。 柳建正字:即柳开,字子厚。 蓬鬓:指头发蓬松,这里借以形容衰老的容颜。 西掖:指翰林院。唐宋时在宫城外设翰林院,称西府,是皇帝召见大臣的地方。 南山:指终南山,在长安附近。 【赏析】 此诗为作者应诏而作。首联写自己整年不得意,今春又逢春风,故发兴思旧;颔联说自己年老体衰,白发苍颜,羞见梨花开放;颈联说自己虽被西掖诚可恋,但终南山思早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