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
``` 雷峰,古称中峰,亦名回峰,位于南屏山之支麓。此塔始建于宋代,原为十三级,后因财力不足减至七级,故有“王妃塔”之称。元末失火后,仅存塔心,成为西湖十景之一。林逋《雷峰》诗: 中峰一径分,盘折上幽云。 夕照前村见,秋涛隔岸闻。 长松标古翠,疏竹动微薰。 自爱苏门啸,怀贤事不群。 张岱《雷峰塔》诗: 闻子状雷峰,老僧挂偏裻。 日日看西湖,一生看不足。 时有薰风至,西湖是酒床。 诗句释义
解析 第一句:长松标古翠,疏竹动微薰。自爱苏门啸,怀贤事不群。 - 注释:长松和疏竹象征着古老而宁静的自然景观,它们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这里的“自爱”表明作者自己喜欢这些自然美景,并且对古代的贤者充满敬仰之情。 第二句:张岱《雷峰塔》诗:闻子状雷峰,老僧挂偏?。日日看西湖,一生看不足。 - 解析:张岱在他的诗中描述了雷峰塔的景象,以及他每天观看西湖的满足感
诗句:由太子湾南折而上为石屋岭。 译文:从太子湾向南折上山,便是石屋岭。 注释:太子湾是西湖的一处景点,位于苏堤南端,靠近断桥。南折上山则意味着沿着西湖的南岸向上行走。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从太子湾开始,沿着湖边的路径向南行进,最终到达了石屋岭。这里的“石屋”并非指真实的建筑物,而是指山上的岩石构造,可能是一种自然景观或人文遗迹。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传达了一种对大自然和历史遗迹的敬畏之情
西湖梦寻 · 卷四 · 西湖南路 · 包衙庄 陈函辉《南屏包庄》诗: 独创楼船水上行,一天夜气识金银。 歌喉裂石惊鱼鸟,灯火分光入藻?。 潇洒西园出声伎,豪华金谷集文人。 自来寂寞皆唐突,虽是逋仙亦恨贫。 诗句注释: 1. 独创楼船水上行:形容在楼船上独自行驶的情景。 2. 一天夜气识金银:形容夜晚的景色如同黄金和白银一样璀璨。 3. 歌喉裂石惊鱼鸟:形容歌声嘹亮到足以使鱼和鸟惊起。 4.
《西湖梦寻·卷四·西湖南路·灵芝寺》 西湖梦寻,是一部由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所著的散文作品集。全书以杭州及其周边地区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杭州的自然风景、历史遗迹以及人文景观。其中,“西湖梦寻·卷四·西湖南路·灵芝寺”作为其中的一章,记录了灵芝寺的历史变迁、建筑特色以及与当地文化紧密相连的故事。下面将对该诗进行逐句释义: 1. 诗句解读 - “灵芝寺,钱武肃王之故苑也。”
西湖梦寻·卷四·西湖南路·净慈寺 袁宏道《莲花洞小记》: 注释: - 居然亭:一个可以望湖的亭子。 - 湖光献碧:指湖水波光粼粼,像一块块碧玉。 - 须眉形影:人的眉毛和脸的轮廓倒映在水中的样子。 - 六桥杨柳一络:指的是西湖边的柳树排列成一条线,形成六桥。 - 牵风引浪:形容风吹动柳条,波浪起伏。 - 晴雨烟月:描述各种天气条件下的景色变化。 - 净慈之绝胜处也:净慈寺是这里最美丽的地方
```plain 西湖之畔,古意盎然,小蓬莱之地,云峰缭绕,古木参天。理宗皇帝曾临幸此地,留下御爱松,数百年风霜依旧。石上刻有“青云岩”与“鳌峰”等字迹,岁月留痕。此为黄贞父先生读书之地,更名为“寓林”,题石为“奔云”。余谓其得自然之意,未能领悟其哲理。石如滇茶一朵,风雨中落下,花瓣棱棱,三四层折。人行其间,如蝴蝶落花间,无需追随。色黑如英石,苔藓之古若商彝周鼎千年,青绿彻骨。贞父先生文章造诣
诗句: 滇茶初着花,忽为风雨落。簇簇起波棱,层层界轮廓。如蝶缀花心,步步堪咀嚼。薜萝杂松楸,阴翳罩轻幕。色同黑漆古,苔斑解竹箨。土绣鼎彝文,翡翠兼丹ヌ。雕琢真鬼工,仍然归浑朴。须得十年许,解衣恣盘礴。况遇主人贤,胸中有丘壑。此石是寒山,吾语尔能诺。 译文: 云南的茶叶刚刚开过花,忽然被风雨所摧落。茶叶如同波浪般起伏,层层叠叠地展现出轮廓。就像蝴蝶落在花芯上,每一步都值得细细品味
苏轼《表忠观碑记》 熙宁十年十月戊子,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杭州军事臣言:“故越国王钱氏坟庙,及其父、祖、妃、夫人、子孙之坟,在钱塘者二十有六,在临安者十有一,皆芜秽不治,父老过之,有流涕者。谨按:故武肃王镠,始以乡兵破走黄巢,名闻江淮。复以八都兵讨刘汉宏,并越州以奉董昌,而自居于杭。及昌以越叛,则诛昌而并越,尽有浙东西之地,传其子文穆王元瓘。至其孙忠献王仁佐,遂破李景兵而取福州
西湖梦寻 · 卷四 · 西湖南路 · 钱王祠 英雄球马朝天子,带砺山河拥冕旒。 译文:英雄豪杰骑马朝拜天子,带着磨石一样的江山拥着皇帝的冠冕。 注释:球马,指古代皇帝出行时所乘的车辆;朝天子,指拜见皇帝。带砺山河,形容国家山河稳固,有如带子和砺石一样坚固。拥冕旒,拥立皇帝的冠冕,比喻掌握政权。 赏析:此句描绘了古代皇帝的威严与国家的稳固,表达了人们对国家繁荣昌盛的向往。 大树千株被锦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