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莲花洞小记》:

莲花洞之前为居然亭。亭轩豁可望,每一登览,则湖光献碧,须眉形影,如落镜中。六桥杨柳一络,牵风引浪,萧疏可爱。晴雨烟月,风景互异,净慈之绝胜处也。洞石玲珑若生,巧逾雕镂。余常谓吴山南屏一派皆石骨土肤,中空四达,愈搜愈出。近若宋氏园享,皆搜得者。又紫阳宫石,为孙内使搜出者甚多。噫,安得五丁神将,挽钱塘江水,将尘泥洗尽,出其奇奥,当何如哉!

王思任《净慈寺》诗:

净寺何年出,西湖长翠微。佛雄香较细,云饱绿交肥。

岩竹支僧阁,泉花蹴客衣。酒家莲叶上,鸥鹭往来飞。

西湖梦寻·卷四·西湖南路·净慈寺

袁宏道《莲花洞小记》:

注释:

  • 居然亭:一个可以望湖的亭子。
  • 湖光献碧:指湖水波光粼粼,像一块块碧玉。
  • 须眉形影:人的眉毛和脸的轮廓倒映在水中的样子。
  • 六桥杨柳一络:指的是西湖边的柳树排列成一条线,形成六桥。
  • 牵风引浪:形容风吹动柳条,波浪起伏。
  • 晴雨烟月:描述各种天气条件下的景色变化。
  • 净慈之绝胜处也:净慈寺是这里最美丽的地方。
  • 玲珑若生:形容石头非常精致,好像活的一样。
  • 吴山南屏一派皆石骨土肤:吴山的南屏一带都是岩石和泥土。
  • 中空四达:指空间宽敞,可以自由通行。
  • 宋氏园享:可能是某个园林或花园的名字。
  • 为孙内使搜出者甚多:被孙内使发现并收藏了很多。
  • 五丁神将:传说中的五位力士,能搬动重物。

译文:

袁宏道在《莲花洞小记》中提到,莲花洞前有一个居然亭,亭子轩敞开阔,可以俯瞰湖面,看到水面波光粼粼,人的面容和身体的影子倒映其中,就像镜子中的影像。六桥边杨柳依依,风吹过柳枝,波浪荡漾,风景各有千秋,而净慈寺正是这绝美之地。莲洞的石壁非常精巧,仿佛是经过精心雕刻的艺术品。作者曾说,吴山南屏一带的岩石都是坚硬的骨头,中间空出来的地方可以让行人自由穿行,越探索就越发觉得其奇妙。最近发现宋家的园林里有很多这样的石质建筑。又听说紫阳宫的石头被孙内的使者找到很多。哎,如果真有五丁神将这样的神力,把钱塘江的水都吸干,把那些脏东西清除干净,露出这些神奇的石头,那该有多好啊!

王思任在《净慈寺》诗中写道:“净寺何年出,西湖长翠微。佛雄香较细,云饱绿交肥。”描述了净慈寺的历史和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寺庙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赞美。“岩竹支僧阁,泉花蹴客衣。酒家莲叶上,鸥鹭往来飞。”描绘了寺院周围的风景和活动,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净慈寺周边环境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境界。袁宏道通过对比西湖的自然风光和净慈寺的幽静,表达了他对佛教文化和自然美的崇敬与欣赏。同时,王思任的诗句则从另一个角度描绘了净慈寺及其周边的自然环境,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氛围。两首诗共同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西湖风景画,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领略到了自然的美妙和历史的沉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