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驾言发魏都" - 描述某人(可能是作者自己)准备离开魏国首都洛阳,启程前往北方。 2. "南向望吹台" - 向南眺望吹奏乐器的吹台,可能是为了表达某种对故乡或过去的怀念。 3. "箫管有遗音" - 指在吹台上留下的箫和管乐的声音,暗示着往昔的繁华已逝。 4. "梁王安在哉" - 询问昔日的梁王(可能指的是汉文帝刘恒,因为梁王是其封号)现在何在,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句解读 人知结交易,交友诚独难。 - 解释:这里表达的是人们都知道通过礼物来建立或维护关系是可能的,但真正地以真诚之心与人交往却非常困难。 - 注释:结交易 - 指通过赠送物品来结交。 险路多疑惑,明珠未可乾。 - 解释:在充满变数和风险的路上,人们容易产生怀疑,而真正的价值如珍珠般难以被轻易识别。 - 注释:乾 - 这里用作形容词,意指显露出价值或真伪。 彼求飨太牢,我欲并一餐。
诗句释义: - 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 描述一位英勇的战士满怀豪情,他的志向是要让天下四野都臣服于他的强大。 - 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 这位勇士驾驶着战车,前往遥远的地方执行任务,但他对自己的使命毫无所忘,全身心投入。 - 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 他手中持有的精良武器和盔甲闪耀着耀眼的光芒,显示出他准备战斗的决心和力量。 - 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 在面对危险时,勇士毫不犹豫地选择赴死
【注释】 一日复一夕,一夕复一朝。一天又一天,一天又一天。一日复一夕,一夕复一朝。 颜色改平常,精神自损消。颜色改变平常,精神自然衰退。 胸中怀汤火,变化故相招。心中怀抱着烈火,变化是自然的现象。 万事无穷极,知谋苦不饶。万事没有尽头,智慧和计谋总是让人难以应付。 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只怕片刻之间,魂灵就随风消散。 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一辈子走在薄冰上,谁知道我内心焦急不安! 【赏析】
【解析】 (1)“咏怀八十二首其五十七”,即五十七首诗,这是其中的第五十七首。 (2)此诗是诗人在游干昧溪时所作,以游干昧溪为题写景抒情,抒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3)首句“北临干昧溪”交代了诗人的行踪与位置,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次句“西行游少任”,表达了诗人想要寻找出路的心情。 (4)第三句“遥顾望天津”,诗人遥望着远方,心中充满喜悦之情。第四句“骀荡乐我心”,写出了作者内心欢快的情感
塞门不可出,海水焉可浮。 朱明不相见,奄昧独无侯。 持瓜思东陵,黄雀诚独羞。 失势在须臾,带剑上吾丘。 悼彼桑林子,涕下自交流。 假乘汧渭间,鞍马去行游。 译文: 1. 塞门不可出,海水焉可浮。 塞门:指边塞之门,象征着边境或边疆。不可出:无法出去。海水:比喻无边的大海。焉可浮:怎么可能渡过。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无法越过边关,无法逃离困境的无奈和悲哀。 2. 朱明不相见,奄昧独无侯。 朱明
注释 首句:“平昼整衣冠” - 注释:平昼 - 白天,指平常的一天。 - 注释:整衣冠 - 整理衣服和头饰,准备出门或迎接客人。 第二句:“思见客与宾” - 注释:见 - 希望看到,期待。 - 注释:客与宾 - 这里指的是客人和宾客,即来拜访的人。 第三句:“宾客者谁子?” - 注释:者 - 是……的人。 - 注释:谁子 - 询问谁是那个“子”(古代对年轻人的美称)。 第四句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意境。 1. 儒者通六艺,立志不可干。 - “儒者”指的是古代的学者或儒生。 - “通六艺”指的是精通《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典。 - “立志不可干”意味着坚定地立志做学问,不受外界干扰。 2. 违礼不为动,非法不肯言。 - “违礼”通常指违反礼仪、道德规范。 - “不为动”表示不因违背礼仪而动摇。 -
王子十五年,游衍伊洛滨。 - 王子:指王子晋(道教传说中的仙人)。 - 十五年:这里表示王子晋已经修炼了十五年时间。 - 游衍:游历、漫游。 - 伊洛滨:伊水和洛水的岸边,即洛阳附近。 朱颜茂春华,辩慧怀清真。 - 朱颜:形容人的脸色红润,比喻年轻貌美。 - 茂春华:繁花似锦,春天的景色美好。 - 辩慧:聪明才智。 - 怀清真:怀抱着清净纯真的品质。 焉见浮丘公,举手谢时人。 - 焉见
洪生的天资资质,决定了他的人生道路;他所遵循的是正正经经的规矩和制度。在尊卑有序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按照事物应有的次序行事,遵守着社会规范。他的容貌整洁得体,举止端庄大方,手里拿着圭璋,表现出他庄重的仪态。他在堂上摆上了醇香的美酒,室内则摆放满了稻粱等食物。 他在外善于谈论道德和品行问题,在家里却把芬芳的气味都消除了。他放开嘴巴说出真心话,又重新谈起道义来。他处处委曲求全,周旋于礼仪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