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昔日繁华子,安陵与龙阳。 注释: - 昔:过去; - 繁华子:昔日辉煌的人或事物; - 安陵:古代地名,可能是诗人的家乡或所向往之地; - 龙阳:传说中的人物,与此处含义不明确但可能指代一个特定人物; - 关键词:“昔日”和“繁华”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译文: 回想过去的辉煌岁月,我曾在安陵与那位如龙般的人物相遇。 2. 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 注释: -
``` 昔年十四五,志尚好书诗。 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 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 丘墓蔽山冈,万代同一时。 千秋万岁后,荣名安所之! 乃悟羡门子,噭噭今自嗤。 ``` 注释: - 昔年十四五:指的是诗人年轻时的年纪为十四或十五岁。 - 志尚好书诗:表示对文学有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喜欢读书和写诗。 - 被褐怀珠玉:形容人虽朴素但内心怀有高尚的品质和才华。 - 颜闵相与期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二十一 注释: 俦物终始殊,修短各异方。 ——同类事物,终始不一,长短各异。 琅玕生高山,芝英耀朱堂。 ——珍贵的玉器(琅玕)生长在高山上,仙草(芝英)照耀着华丽的殿堂。 荧荧桃李花,成蹊将夭伤。 ——鲜艳的桃花和李花盛开,却因凋谢而留下小路。 焉敢希千术,三春表微光。 ——我不敢去效仿那千般技艺,只希望在春天能展现出微弱的光芒。 自非凌风树,憔悴乌有常。
【译文】 长江水波滚滚,上面有枫树林。皋兰覆盖着道路,青骊疾驰而过。远望令人悲切,春气触动我的心灵。三楚地区有许多杰出人才,朝云进宫荒淫不检。朱华芳香四溢,高蔡相随而追。黄雀哀鸣,涕泪谁能禁。 【注释】 1. 湛湛:深广的样子。 2. 枫树林:指长江两岸的枫树丛。 3. 皋兰被径路:皋兰,一种草本植物,长在路边,常用以比喻君子之德。 4. 青骊:青黑色的马。 5. 三楚:指湖北、湖南和江西一带
《咏怀八十二首(其十五)》(西施赞) 西方有佳人,皎若白日光。 被服纤罗衣,左右佩双璜。 修容耀姿美,顺风振微芳。 登高眺所思,举袂向朝阳。 寄颜云霄闲,挥袖凌虚翔。 飘飖恍惚中,流眄顾我傍。 悦怿未交接,晤言用感伤。 注释: - 西方有佳人:描述了一个位于西方的美人。 - 皎若白日光:形容她的容貌如同明亮的月光一样洁白无瑕。 - 被服纤罗衣:指她的服饰非常精致,像丝绸一样柔软光滑。 -
``` 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一) 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 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 战士食糟糠,贤者处蒿莱。 歌舞曲未终,秦兵已复来。 夹林非我有,朱宫生尘埃。 军败华阳下,身竟为土灰。 诗句翻译与注解 - “驾言发魏都”:表示诗人决定离开魏都返回家乡。“驾言”,即驾车前行,这里指出发的动作。 - “南向望吹台”:向南眺望吹台,可能是回忆或期望的地方。吹台,一种古代的建筑形式。 -
《咏怀八十二首》是魏晋时期文学家阮籍创作的一组诗。该组诗主要抒写阮籍在魏晋易代之际的黑暗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感慨,抒发诗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的痛苦与愤懑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 灼灼西隤日 - 灼灼:光亮的样子,形容太阳光芒耀眼。 - 西隤:向西方倾斜,夕阳即将落山的景象。 - 整句表达了夕阳西下的美景,同时暗喻诗人面对人生无常和岁月流逝时的无奈与感伤。 - 馀光照我衣 - 馀光
悬车在西南,羲和将欲倾。 流光耀四海,忽忽至夕冥。 朝为咸池晖,蒙汜受其荣。 岂知穷达士,一死不再生。 视彼桃李花,谁能久荧荧! 君子在何许,叹息未合并。 瞻仰景山松,可以慰吾情。 注释: 1. 悬车在西南,羲和将欲倾:意思是说,我即将辞官归隐,像西周的羲和一样,将要被罢免。 2. 流光耀四海,忽忽至夕冥:意思是说,太阳的光芒照耀着整个大地,但是很快地就要落日了,黄昏降临。 3. 朝为咸池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咏怀八十二首(其十二)》。下面是对每句诗的解释以及译文和赏析: 北里多奇舞,濮上有微音。 - 这句诗描述的是北里这个地方充满了各种奇异的舞蹈,而濮水之上则有着轻柔的音乐。这里运用了“北里”和“濮水”这两个地点作为意象,展现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地方,同时也暗示了人物在这样的环境中所感受到的异域风情和音乐美。 轻薄闲游子,俯仰乍浮沉。 - “轻薄”在这里可能指的是轻浮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夏天景色和表达诗人内心情感的诗。接下来逐句解读,并给出翻译、注释和赏析: 诗句释义 - 炎暑惟兹夏:炎(炎热)暑(热),只有这个季节是夏天,突出了夏天的炎热。“兹”在这里用作代词,指代“这”。 - 三旬将欲移:三旬(一个月)即将结束,意味着夏天即将过去。“移”意为改变或流逝。 - 芳树垂绿叶:芳树(美丽的树木)垂下了绿色的叶子。这里使用了形容词“芳”,用来修饰“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