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步出上东门”点明地点,“北望首阳岑”点明观察方位和景物特征,“下有采薇士,上有嘉树林”点明人物,“良辰在何许,凝霜沾衣襟。寒风振山冈,玄云起重阴。”点明时间、天气、气氛等,“鸣雁飞南征,鶗鴂发哀音”写景中抒情,“素质游商声,悽怆伤我心。”总结全诗内容,最后是赏析。 【答案】 译文: 我走出城南的上东门,向北远眺首阳山。山下有采薇之人,山上长着嘉树林
【解析】 此诗是《咏怀诗八十二首》之第十八首。这首诗写东陵瓜的种植与收获,借以比喻人生富贵贫贱。“昔闻”二句,写自己曾听人说:东陵一带出产的西瓜,种在城南青门外。“连畛距阡陌”,意思是长条相连,纵横交错于田间小路之上,形容西瓜田长得很长。“子母相钩带”,意思是像母子相牵的样子,指西瓜藤互相缠绕着。“五色曜朝日”,意思是五颜六色的瓜果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膏火自煎熬,多财为患害”,两句的意思是
诗句解析: 1. 嘉树下成蹊 - "嘉树下"可能指的是一种树木,其果实或花朵被人们所珍视。"成蹊"则意味着这棵树周围形成了小径,暗示着某种东西的流行或者受欢迎。 2. 东园桃与李 - 这里可能是在描述一个花园中的桃树和李树。桃和李通常都是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爱情和美丽的事物。 3. 秋风吹飞藿 - "秋风吹"指的是秋天的气息,"飘飞藿"则是指飘散的藿草。藿草是一种植物,常被用来比喻飘零
【解析】 此诗是李白的《长歌行》,全诗八十二句,内容上由“少时”到“暮年”,“从军”到“归来”,概括了整个人生的历程,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怀才不遇、老大无成的感慨。 译文: 少年时轻狂喜欢唱歌弹琴。 西游到了咸阳中,赵李两位贵人经过。 娱乐没有终结,白白地消磨时光。 驱马又回到故乡,回头望三河故国。 黄金百镒都耗尽,资用经常很困难。 北方太行道路险,失路将怎么回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乐府题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咏怀八十二首》之一。全诗共八句,每句五字,押韵平仄协调,音律优美。 诗句释义: 1. 天马出西北,由来从东道。 “天马”比喻才华横溢、气度非凡的人。西北和东方分别代表不同的方位,这里可能暗指人的命运或性格有其固有的特点。 2. 春秋非有讫,富贵焉常保。 “春秋”代指人的一生,而“讫”在这里表示终结或尽头。这句话表明无论岁月如何变迁,个人的荣华富贵并不会永久地保持。 3
嘉时在今辰,零雨洒尘埃。 临路望所思,日夕复不来。 人情有感慨,荡漾焉可能。 挥涕怀哀伤,辛酸谁语哉! 注释: 1. 嘉时在今辰,零雨洒尘埃 - 这个诗句意味着美好的时光已经来临,而现在却下起了小雨,打湿了地面。 2. 临路望所思,日夕复不来 - 这个句子表达了作者在路上望着远方思念的人,但那个人始终没有出现。 3. 人情有感慨,荡漾焉可能 -
【诗句释义】 1. 二妃游江滨,逍遥从风翔。——二妃即舜帝的两位妻子娥皇和女英,她们在江河边自由自在地游玩。 2. 交甫解环佩,婉娈有芬芳。——交甫是舜帝的朋友,他解下环佩送给了娥皇和女英。 3. 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两人的情感深厚,即便千年过去,也不会忘记彼此。 4. 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整个城市都为她们倾倒,她们的美丽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5. 感激生忧思,萱草树兰房
《咏怀八十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是其中的第28首,全诗如下: 谁言万事艰,逍遥可终生。 临堂翳华树,悠悠念无形。 彷徨思亲友,倏忽复至冥。 寄言东飞鸟,可用慰我情。 注释: - 谁言万事艰,逍遥可终生。 - "谁言":谁说。"万事艰":世间所有的事都艰难。"逍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可终生":能够长久持续。 - 临堂翳华树,悠悠念无形。 - "临堂":面对屋檐下。"翳华树"
``` 大人先生传 大人先生乃去之,纷泱莽,轨汤洋,流衍溢,历度重渊,跨青天,顾而逌览焉。则有逍遥以永年,无存忽合,散而上臻。霍分离荡,漾漾洋洋,飙涌云浮,达于摇光。直驰骛乎太初之中,而休息乎无为之宫。太初何如?无后无先。莫究其极,谁识其根。邈渺绵绵,乃反复乎大道之所存。莫畅其究,谁晓其根。辟九灵而求索,曾何足以自隆?登其万天而通观,浴太始之和风。漂逍遥以远游,遵大路之无穷。遣太乙而弗使
这首诗的作者是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著名的诗人。诗中描述了一位仙人在天上行走的故事。 下面是对诗句的解释: 1. "大人先生传":这是诗的题目,可能是一个寓言故事或神话传说的标题,表达了一种对仙人或圣人行为的模仿或致敬。 2. "先生过神宫而息":描述了一个仙人经过神圣的地方休息的情景。 3. "漱吾泉而行":仙人在泉水边洗漱,可能表示其清纯和高洁的品质。 4. "回乎逌而游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