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
注释 哀祸帖:指书信,表示对不幸遭遇的哀悼和慰问。 频:多次。 有:出现。 悲摧切割:悲伤痛苦,难以抑制。 自胜:自我安慰。 奈何:怎么。 省慰:安慰。 增感:增加伤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对不幸遭遇的悲痛和焦虑之情的信函。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遭遇的悲哀和痛苦,无法自我安慰,只能依靠别人的安慰来缓解自己的痛苦。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他们在困境中的相互扶持
官奴小女玉润病来十余日,了不令民知。 官奴的小女儿玉润因病已经十多天了,没有让她告诉百姓知道。 昨天突然发作,至今病情加重,又苦头痈,头痈已溃,尚不足忧。痼病稍有好转,忧虑焦心,真是难以言表。 近来疾病加重,没有良方。百姓是家长,不能自我约束勤修身体,训化上下,多犯科诫,以至于此。百姓唯有归诚等待罪责而已,这不仅仅是说平常的话。想官奴辞以具,不再多说了。上负道德,下愧先生,夫复何言? 注释: 1
【注释】 重告:再次告诉。帖,书信。便转差:身体感到疲倦、乏力。慰足下意:安慰你的心情。 【赏析】 这是一封书信,是王羲之写给朋友的。信中他一再表示要宽慰友人,希望对方不要为身体不适而担忧。王羲之在信中还提到“吾腹中小佳”,这应该是他的自谦之词。整封信都流露出王羲之对朋友的关心和体贴之情
注释: 想至向来,快雨。想君佳,乃得,此雨必佳,深为君欢喜。□既乏劣又头痛,甚无疾。力不具。王羲之顿首。 译文: 就像盼望一场及时的雨水一样。想到你这么优秀,终于等到这样的好天气,我真高兴。但现在我身体欠佳,又有头疼的毛病,实在是没有力气。王羲之在此拜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这是一首赠诗,作者在信中称赞足下的游目帖写得精彩绝伦,并希望他到那里去游览,同时表达了自己渴望与友人相聚的愿望。考生在答题时要注意把握诗句的意思,理解作者的情感,然后结合注释作答。 【答案】 “游目帖”:指《游目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相传为右军书体。此帖为王羲之写给友人的信,信中称赞对方的作品写得精彩绝伦。 译文: 看了你的《游目帖》
【注】:远宦帖 1,省别具足下小大问,为慰。多分张。念足下悬情。 2. 武昌诸子,亦多远宦。 3. 足下兼怀。并数问不? 4. 老妇顷疾笃。救命。恒忧虑。余粗平安。知足下情至。 注释: 1、“省”:书信往来,此处指妻子给丈夫的书信;“别”:离别;“小大问”:指询问妻子的情况;“慰”:安慰;“多分张”:希望她不要太担心;“念”:思念;“足下”:你;“悬情”:深深的牵挂和思念之情。 译文: 1、省
【注释】 胡母帖:书信名。 胡母氏:指女眷。从妹平安,故在永兴居,去此七十也。永兴居是胡母的住所。 吾:我。 复勿勿:又匆忙。 问:问候、询问。 不得:不能收到。 【赏析】 这是一首给友人的回信,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问候和关心。 首句“胡母帖”,表明这是一通书信的名称。接下来作者介绍了自己的近况:“胡母氏从妹平安,故在永兴居,去此七十也。”意思是说,我的女眷(也就是我的妻)现在住在永兴居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准确把握诗歌主旨;然后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生平经历及创作背景等具体分析诗歌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等内容,最后综合分析得出答案。 “裹鲊味佳”,写诗人收到裹鲊的欣喜心情,表达了对家乡风味的怀念之情。“今致君”意思是说如今已送至你手上。“所须可示”,意思是请你把裹鲊带给我
注释: 羲之:指王羲之,字逸少。白:书信的一种格式,相当于现在的“某某拜上”或“某某致上”。不审:不知道,不知。尊体:对对方的尊称。比复:怎么样。迟复:过些时再告诉你。奉告:告知。羲之中冷无赖:自称性情中凉薄而没有礼貌。寻复白:不久又写信来。 赏析: 这是一封书信。信的开头,王羲之先自谦说:“不知道、尊体比怎么?迟复奉告。”这一句是谦词,表达了对对方身体健康的关切和问候。接着他写道:“羲之白
【注释】 1.旧京:指京都洛阳。奉讳号恸:因为避讳,所以号哭。 2.五内若割:内心好像被刀割一样。五内:五脏,这里指心。 3.王羲之顿首顿首:是说作者在悲痛中用双手叩头。顿首:叩头,表示敬意。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亡母的祭文。文章以“先墓”为题,表达了作者对亡母的无限怀念之情。 开头四句写诗人因母亲故去而悲伤,心情极度沉重,仿佛心都被割裂了一样,无法承受这巨大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