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照
不谓乘轩意,伏枥还至今。 【其七】 河畔草未黄,胡雁已矫翼。 秋蛩挟户吟,寒妇成夜织。 去岁征人还,流传旧相识。 闻君上陇时,东望久叹息。 宿昔改衣带,旦暮异容色。 念此忧如何,夜长忧向多。 明镜尘匣中,宝瑟生网罗。 【其八】 蜀汉多奇山,仰望与云平。 阴崖积夏雪,阳谷散秋荣。 朝朝见云归,夜夜闻猿鸣。 忧人本自悲,孤客易伤情。 临堂设樽酒,留酌思平生。 石以坚为性,君勿惭素诚。 注释:
君不见春鸟初至时,百草含青俱作花。 注释:你难道没看到春天的鸟儿刚刚到来的时候,万物都饱含着生机,纷纷绽放出花朵。 赏析:诗人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鸟儿的到来预示着新生命的开始,而百草的盛开则是生命力的象征。这里的“百草含青”,既指草木茂盛,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寒风萧索一旦至,竟得几时保光华。 注释:但是,突如其来的寒冷之风一旦到来
这首诗名为《拟行路难(其十)》,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译文和赏析: 1. 君不见蕣华不终朝,须臾淹冉零落销。 - 注释:你看不到蕣花仅在早晨绽放,很快就凋谢了。 - 译文:你看不到蕣花仅在早晨开放,很快就会凋零,消失无踪。 - 赏析:此句运用“蕣”即芍药的花,来比喻那些短暂的美好和转瞬即逝的事物,暗喻人生的无常和短暂。 2. 盛年妖艳浮华辈,不久亦当诣冢头。 -
诗句释义 1 君不见 - 表示作者对某种情况的不满或忧虑。 2. 枯箨走阶庭 - 比喻枯萎的事物像落叶一样飘零,没有生命力,无法再回到原来的状态。 3. 何时复青着故茎 - 问何时能恢复生机,重新生长。 4. 亡灵蒙享祀 - 指那些已经逝去的人受到人们的祭拜和纪念。 5. 何时倾杯竭壶罂 - 暗示何时会用尽所有的资源和努力去祭祀逝者。 6. 君当见此起忧思 - 您应该看到这种情景而感到忧愁。
《拟行路难》是一首汉乐府民歌,共有五首,此为其三。诗通过描写一个女子的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句解释: - 璇闺玉墀上椒阁:指的是华丽的内室,用玉石装饰的台阶,以及在楼上设立的宴会场所“椒阁”。这是女子的住所,环境优雅。 - 文窗绣户垂罗幕:文窗是指雕花的窗户,绣户则指用锦绣包裹的门户,垂帘则是指垂下的帷幕。这些都是形容屋内装饰华丽。 - 中有一人字金兰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君不见河边草,冬时枯死春满道。 - 注释: 比喻人的生命如同河畔的草,经历了冬天的凋零和春天的重生。 - 赏析: 这里通过自然界中植物的生长和更迭来比喻人生的短暂和变化。 2. 君不见城上日,今暝没尽去,明朝复更出。 - 注释: 比喻人生就像夜晚的太阳,白天消失,晚上又重新出现。 - 赏析: 强调生命的无常和循环往复,无论在何时何地,太阳总是在天空中升起又落下。 3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拟行路难》中的第二首。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注释和赏析: --- 洛阳名工铸为金博山。 这句描述了洛阳有名的工匠将金子熔化并铸造成了精美的博山炉。"博山炉"是中国传统的香炉,以其外形像一座山而得名。这句话描绘了工匠高超的技艺和博山炉的华丽。 千斫复万镂,上刻秦女携手仙。 “千斫复万镂”指的是博山炉表面经过多次雕刻,每一处都精雕细琢,体现了工匠的精湛技艺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题目是《拟行路难》。这首诗共分为七个部分,下面是对每一部分的详细解读和赏析: 第一部分:愁思忽而至,跨马出北门 - 关键词: 愁思、北门 - 注释: 描述作者因心中忧愁而骑马走出家门的情景。 - 赏析: 开篇即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 第二部分:举头四顾望,但见松柏荆棘郁樽樽 - 关键词: 松柏、荆棘、樽樽 - 注释: 诗人抬头四顾
诗句解释: 1. 锉蘖染黄丝,黄丝历乱不可治。 - 注释:锉(cōu)意为用刀刮去,蘖指的是树根,黄丝指黄色的丝线。这句话描述的是将木本植物的根部(蘖)加工成黄色的丝线。 - 赏析:反映了作者对生活艰辛和命运无常的认识,以及对自己身世与遭遇的无奈。 2. 昔我与君始相值,尔时自谓可君意。 - 注释:昔我与你初次相遇,那时你自以为能理解我的心。 - 赏析:表达了过去的美好时光和当时对未来的希望。
《拟行路难》(其八) 中庭五株桃,一株先作花。阳春妖冶二三月,从风簸荡落西家。 【注释】:五株桃树,中庭种着。其中一株桃花最先盛开。春天二月,阳光明媚,微风吹过,花瓣纷纷扬扬飘落。 西家思妇见悲惋,零泪沾衣抚心叹。初送我君出户时,何言淹留节回换。 【注释】:西家的女子看到飘落的花瓣,心中悲伤,泪水沾湿了她的衣裳,她抚摸着自己的心,感叹时光易逝。当初她送别丈夫出门时,不知道他何时才能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