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
百龄嗟倏忽,一旦向山阿。 丹桂销已尽,青松哀更多。 薰风虚听曲,薤露反成歌。 自有藏舟处,谁怜隙驷过。 诗句释义: 1. 百龄嗟倏忽: - “百龄”指的是人的一生,“嗟”是叹息的意思,表达了对人生短暂、迅速流逝的感慨。 - “倏忽”是指非常快速和短暂的时刻。 2. 一旦向山阿: - “一旦”意味着在某个特定时间或瞬间。 - “山阿”指的是山的旁边或山上。这里可能比喻人生的某个阶段或转折点
诗句解析 - “在军登城楼”:描述了一种场景,诗人或士兵正在登城楼。 - “城上风威冷”:描绘了城楼上吹来的风给人带来的感觉,既寒冷又威猛。 - “江中水气寒”:进一步描述了江水中的雾气,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 - “戎衣何日定”:表达了对战争结束的期待,希望早日能脱下军装。 - “歌舞入长安”:暗示了和平时期的到来,人们可以享受歌舞娱乐生活,进入长安(古都)这种繁华之地。 译文与注释 -
注释:玩赏初升的月亮, 它虽然满盈却先失去光辉。 乘着黄昏,它的影像暂时流连。 既然能像镜子那样明亮, 何必要像月钩那样弯弯? 赏析:诗人通过玩赏初升的月亮,联想到人生短暂、光阴易逝的道理。诗的前两句写月亮的变化,后两句写人生的态度
以下是对《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月》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及赏析: 1. 诗句释义: - 云披玉绳净:形容天空中的云朵如同被玉制的绳子轻轻拂过,显得格外洁净。 - 月满镜轮圆:月亮高悬在空中,如同镜子中的车轮一样圆满无缺。 - 裛露珠晖冷:露水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清新,但同时也带有一丝寒冷。 - 凌霜桂影寒:桂花的影子在霜雪中显得更加清晰,但也透露出一种寒意。 - 漏彩含疏薄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雁 联翩辞海曲,遥曳指江干。 阵去金河冷,书归玉塞寒。 带月凌空易,迷烟逗浦难。 何当同顾影,刷羽泛清澜。 诗句释义: 1. 联翩辞海曲:形容雁群飞翔时排成一行,宛如在辞别大海一般。 2. 遥曳指江干:形容雁群飞向远方,似乎在指引着江水的方向。 3. 阵去金河冷:形容雁群飞过时,金河(即黄河)显得格外寒冷。 4. 书归玉塞寒:形容书信传递时,如同回到了玉门关那般寒冷。
下面是对《丹阳刺史挽词三首》的逐句释义和分析: 1. 百龄嗟倏忽,一旦向山阿 - 解释:感叹人生短暂,如同昙花一现。 -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百岁和一朝,表达了人生如梦,世事无常的哲理。 2. 丹桂销已尽,青松哀更多 - 解释:形容时间的流逝,丹桂已经凋零,而青松依然茂盛。 - 赏析:通过对比丹桂与青松,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岁月变迁的感慨。 3. 薰风虚听曲,薤露反成歌 - 解释
注释: 写月无芳桂,照日有花菱。 不持光谢水,翻将影学冰。 赏析: 咏镜:这首诗以镜子为题,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独特感悟和赞美。 “写月无芳桂”一句,诗人用月亮来比喻镜子,指出月亮虽然没有桂花的芳香,但却能映照出美丽的景色。这里,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镜子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照日有花菱”一句,诗人用阳光来描绘镜子,指出阳光照射下,镜子上会出现像花菱一样的花纹。这里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恻怆恒山羽 - 这里的“恒山”可能代指诗人自己或其亲友,而“羽”通常指代鸟的羽毛。这句话可能表达的是诗人对友人逝去的哀痛之情。 2. 留连棣萼篇 - “棣萼”是古代诗文中常用的比喻,常指兄弟或朋友之间深厚的关系。这里可能是在说诗人与逝者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难以分离。 3. 佳城非旧日 - “佳城”在这里指的是理想或者美好的家园,“非旧日”意味着这种美好已经不复存在
【解析】 “陪润州薛司空丹徒桂明府游招隐寺”句:陪同润州(今镇江)薛司空及丹徒县郡的桂明府游览招隐寺。 “共寻招隐寺,初识戴颙家。”句:一同寻找招隐寺,初次来到戴颙的家。招隐寺在江苏南京市东北钟山南麓,南朝梁代文学家萧衍曾在此建招隐馆,后人因以招隐为寺名。这里指代招隐寺。戴颙,字仲若,东晋时期著名学者。 “还依旧泉壑,应改昔云霞。”句:回到原来泉水流淌的地方,应当改变过去云雾缭绕的景象了。泉壑
【注释】 称心寺:地名。在今四川雅安市西。 征帆恣远寻,逶迤(wéi yí)过称心。 逶迤:曲折延伸的样子。指船只在宽阔的水面上缓缓前进,经过一个叫做“称心寺”的地方。 凝滞蘅𦶜岸,沿洄楂柚林。 凝滞:滞留。蘅𦶜:一种香草名。楂柚:两种水果名。岸边:岸边有草木,可以系船。 沿洄:顺流而下。楂柚林:用楂柚树作标志的地方。楂柚树是生长在水中或水中的树木。 穿溆不厌曲,舣潭惟爱深。 穿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