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有光
诗句 天地运化,与世而迁。生气日漓,曷如古先。 浑敦梼杌,天以为贤。矬陋乱躄,天以为妍。 跖年必永,回寿必悭。噫嘻吾儿,敢觊其全! 今世有之,玩固宜焉。开昔郗超,殁于贼间。 遗书在笥,其父舍旃。胡为吾儿,愈思愈妍? 爰有贫士,居海之边。重趼来哭,涕泪潺湲。 王公大人,死则无传。吾儿孱弱,何以致然? 人自胞胎,至于百年。何时不死,死者万千。 如彼死者,亦奚足言!有如吾儿,真为可怜。 我庭我庐
【思子亭记】 震泽之水,蜿蜒东流为吴淞江,二百六十里入海。嘉靖壬寅(1522年),予始携吾儿来居江上,二百六十里水道之中也。江至此欲涸,萧然旷野,无辋川之景物,阳羡之山水;独自有屋数十楹,中颇弘邃,山池亦胜,足以避世。予性懒出,双扉昼闭,绿草满庭,最爱吾儿与诸弟游戏穿走长廊之间。儿来时九岁,今十六矣。诸弟少者三岁、六岁、九岁。此余平生之乐事也。 十二月己酉,携家西去。予岁不过三四月居城中
女二二圹志 女二二,出生的年月是戊戌戊午。她的生辰又为戊戌戊午,我认为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今年,我在光福山中,二二却不见了我,就常常呼唤我。一天,我从山中回来,看到长女能抱起她的妹妹,我心里非常高兴。等到我出门,二二还跳入我的怀中。 过了几天,太阳快要下山了,我正在读《尚书》,抬起头来忽然看见家奴在前面,我吃惊地问他:“有什么事吗?”奴仆不马上说话,只说其他事情,然后慢慢地站住说
思子亭记 是时亭前,有两山茶。影在石池,绿叶朱花。 儿行山径,循水之涯。从容笑言,手撷双葩。 花容照映,烂然云霞。山花尚开,儿已辞家。 一朝化去,果不死耶? 汉有太子,死后八日,周行万里,苏而自述。 倚尼渠余,白壁可质。大风疾雷,俞老战栗。 奔走来告,人棺已失。儿今起矣,宛其在室。 吾朝以望,及日之昳。吾夕以望,及日之出。 西望五湖之清泌,东望大海之荡潏。 寥寥长天,阴云四密。俞老不来,悲风萧瑟
【解析】 此诗为记叙文,是一篇议论性很强的叙事散文。作者借对祖父延实的赞颂,表达了自己对于“大臣子孙”的崇敬和向往之情。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首尾照应。文章先写延实不忘先人,后写延实不愧为“大臣子孙”,并由此引出作者的感慨。文章语言简洁,句式整齐,韵脚铿锵有力。 【答案】 见村楼记 延实乃能不忘其先人之水木之思、桑梓之怀,怆然霜露之感也。自古大臣子孙蚤孤而自树者,史传中多其人, 延实在勉之而已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先妣事略(节选)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绵;入城则缉纑,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
宝界山居记 太湖,东南巨浸也。广五百里,群峰出于波涛之间以百数,而重涯别坞,幽谷曲隈,无非仙灵之所栖息。天下之山,得水而悦;水或束隘迫狭,不足以尽山之奇。天下之水,得山而止;山或孤孑卑稚,不足以极水之趣。太湖漭淼澒洞,沉浸诸山,山多而湖之水足以贮之,意唯海外绝岛胜是,中州无有也。故凡屏列于湖之滨者,皆挟湖以为胜。 自锡山过五里湖,得宝界山。在洞庭之北,夫椒、湫山之间。仲山王先生居之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 1. 我曾经读过白乐天的《江州司马厅记》,他说从武德以来,普通官员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事务,这与他们最初设定的职责并不相同。五大都督府以及上中下那司马之职都已废除,只有员与体还在。 2. 而乐天又说:江州左匡庐,右江、湖,土高气清,富有佳境。守土臣不可观游,惟司马得从容山水间,以足为乐。而邢,古河内,在太行山麓。《禹贡》衡津、大陆,并其境内。太史公称”邯郸亦漳
诗句: 1. 庚戌岁,余落第出都门,从陆道旬日至家。 译文:庚戌年,我考试失败离开京城,走陆路十天到家。 2. 时芍药花盛开,吾妻具酒相问劳。 译文:当时芍药花开得正盛,我的妻子准备了酒来慰问我。 3. 余谓:“得无有所恨耶?”曰:“方共采药鹿门,何恨也?” 译文:我说:“难道没有什么遗憾吗?”她说:“我们正在一起采集药物到鹿门山,怎么会有遗憾呢?” 4. 长沙张文隐公薨,余哭之恸,吾妻亦泪下
诗句翻译: 先妣周孺人,出生于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她十六岁时嫁给我。过了一年,她生下女儿淑静,淑静是大姐;再过一年,生下儿子有光;又过了一年,生下一个夭折的女子;再过一年,生下儿子有尚;怀胎十二月后,生下女儿淑顺;又过了一年,生下儿子有功。有功出生时,孺人比平常更健康地喂养其他孩子。然而她多次皱着眉头对身边的女仆说:“为了多子多孙,真是辛苦了!”一位老妇人用杯子盛着两只螺蛳汤递给孺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