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仁
``` 慕兰何誓效马卿,小冠子夏偶同名。 不妨姓氏供人借,祇怕诗篇过客评。 门户文章双李益,清明寒食此韩翃。 生平未赋潇湘景,厕鬼无烦为不平。 赏析 这首诗是黄景仁对僧舍墙壁上题有恶诗之人的戏作。首句点出诗人因慕才而效法古人,次句又通过“小冠”和“子夏”暗示了题诗者的姓氏与自己相同。第三句表达了对他人借用自己名字的担忧,第四句赞美了两位同时擅长诗歌创作的文人——李益和韩翃
夜宿西山下,偕冯九、健一。 杖策相从似夙因,草堂促膝意相亲。 春山无伴应怜我,村酒能沽更泥人。 墙下云根连洞壑,树梢檐角挂星辰。 向禽有愿终当了,祇要天公许乞身。 译文: 深夜,我们来到了西山下的草堂,与冯九、健一一起投宿。 我们一起手执竹杖相随,仿佛这是早已约定的宿命,我们坐在草堂里亲密无间。 春天没有伴侣陪伴,我一定会感到孤独,但有村中的美酒相伴,也让我更加自在。 在墙边的云根之间
【注释】 李南涧:李德裕,唐宪宗时宰相。上皇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次仲:指李德裕的哥哥李绅。文章谁荐似相如:比喻文才无人荐举,就像司马相如一样被弃置不用。墨褪:笔迹褪色,指书信已久。箧里尘封未竟书:指信函已经很久,没有写完的信也已被尘封了。一官:指一个小官职。回首重欷歔:指想起过去的事不胜感慨。 【赏析】 《挽李南涧 其一》是一首悼念李德裕的诗作。作者用典丰富,情真意切;语言精炼,含蓄蕴藉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贺,他的诗歌风格以奇崛、悲凉著称。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与注释: > 四年书剑滞燕京,更值秋来百感并。 > 四年里,我带着书和剑滞留在燕京(今北京),更遇到秋天时各种感触涌上心头。 > 台上何人延郭隗,市中无处访荆卿。 > 在台上,谁还能邀请到郭隗这样的贤才?在市井之中,又哪里能够寻找到像荆轲那样的英雄? > 云浮万里伤心色,风送千秋变徵声。 >
诗句解释: 1. "等闲憔悴过花辰":意为在花开的季节,我因忧虑而显得憔悴,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焦虑。"花辰"指的是春天或开花的时节,常用来比喻美好而短暂的时光。 2. "药裹吟囊强自亲":这里描述了诗人为了写作或吟诗,常常带着药和书卷,尽管身体虚弱但仍然坚持。"药裹"指的是包裹着药的布袋子,"吟囊"则是指装有诗歌的袋子,两者都是文人用来携带工具的常见物品。 3. "金尽岂忧才共尽"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家临清流足可作词源,鲁赵论诗旧业尊。才喜正平逢荐鹗,仍惊东野赋闻猿。道心已长琴三历,世态频倾酒一樽。先著归鞭君计得,白沙翠竹满江村。 注释如下: - 家临清练足词源:家靠近清澈的小溪,足以作词的灵感来源。 - 鲁赵论诗旧业尊:以鲁国和赵国的诗人为例,讨论诗歌的技艺,表示对诗歌创作有深厚的造诣和尊重。 - 才喜正平逢荐鹗:很高兴遇到正平(可能是一个人名或代称)推荐贤才。 -
闻邹诚斋先生主讲崇文书院赉呈二首 其二 注释: - 浪游京洛困尘缁:在京洛之间游荡,困于尘世俗务。 - 惭愧生平国士知:对平生所遇之知已感到惭愧。 - 梁苑邹枚空缀赋,韩门郊岛例穷诗:在梁州(今洛阳)之地,如同邹阳、枚乘一般只是缀补些辞赋,而像韩愈、柳宗元那样的诗人则被常规所限制,不能尽情发挥。 - 每多未了嗟生拙,敢以无才说数奇:经常感叹自己的才能不够,不敢自认没有才华。 - 常共衰亲向南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全诗为: 香甜饭饱粟千房,病眼看花也自黄。 五度客经秋九月,一灯人坐古重阳。 霜虫频诉夜寒壁,邻树忽飘风过墙。 还可衰亲添笑语,恐惊时节在他乡。 注释: - 香甜饭:美味的食物,通常指节日的庆祝食物。 - 饱粟千房:形容食物非常丰富,好像粮食堆积如房间一般。 - 病眼看花:形容因年老体弱而看不清楚美丽的花朵。 - 五度客经:多次经过。 - 古重阳:即重阳节
【注释】 丹黄:指墨色。旧业:指老病。掩行縢(téng 同“滕”,用绳子捆绑的草编物):收起书卷。欲写长笺:想写长信。砚簇冰:砚台被冻得结了冰。绕座残花:围坐的座位上还残留着花。犹壁影:就像墙上的影子。打窗干叶:窗外的树叶已干枯。似窥灯:好像在窥探灯光。饥来客尚怜穷鸟:饥饿的客人还同情那穷苦的鸟儿。痴绝:呆头呆脑。人还笑冻蝇:人们还讥笑那些冻死的苍蝇。襆被(fú pí)依依
不嫌蓬荜共萧辰,对榻经旬意较亲。 笑我在家仍在客,与君忧病胜忧贫。 注释: - 不嫌蓬荜(péng bì):不介意简陋的居所。 - 萧辰:清冷的早晨。 - 经旬:十天或一个月左右。 - 笑我在家仍在客:因为我虽然住在自己的家里,但如同客人一样被对待,不被重视,所以自嘲地说。 - 底须狂趁六街尘:何必要赶去繁华的街道上,追逐名利。 译文: 不必嫌弃我们居住在简陋之处,尽管是早晨还是清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