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兰何誓效马卿,小冠子夏偶同名。
不妨姓氏供人借,祇怕诗篇过客评。
门户文章双李益,清明寒食此韩翃。
生平未赋潇湘景,厕鬼无烦为不平。

”`

慕兰何誓效马卿,小冠子夏偶同名。

不妨姓氏供人借,祇怕诗篇过客评。

门户文章双李益,清明寒食此韩翃。

生平未赋潇湘景,厕鬼无烦为不平。

赏析

这首诗是黄景仁对僧舍墙壁上题有恶诗之人的戏作。首句点出诗人因慕才而效法古人,次句又通过“小冠”和“子夏”暗示了题诗者的姓氏与自己相同。第三句表达了对他人借用自己名字的担忧,第四句赞美了两位同时擅长诗歌创作的文人——李益和韩翃。尾联则反映了诗人对于自己的作品尚未被广泛认可的态度。整首诗以戏谑的口吻展示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矛盾心理以及对他人评价的敏感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译文

慕兰何誓效马卿,小冠子夏偶同名。
不妨姓氏供人借,只怕诗篇过客评。
门户文章双李益,清明寒食此韩翃。
生平未赋潇湘景,厕鬼无烦为不平。

注释

  1. 慕兰:仰慕兰花,比喻仰慕贤才。
  2. 誓效马卿:指立志仿效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字长卿),这里用来比喻诗人自比于古代的文学名家。
  3. 小冠子夏偶同名:子夏(孔子弟子卜商)小戴帽,这里可能是指同姓或同名者。
  4. 不妨姓氏供人借:诗人认为别人的姓氏可以借用,但不应完全依赖。
  5. 只怕是诗篇过客评:担心别人只是随便地评价诗歌,而不是真正理解其内涵。
  6. 门户文章双李益:李益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被称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此处指诗人自喻或与李益相提并论。
  7. 清明寒食此韩翃:韩翃(háng líng),唐代著名诗人,与高适、王昌龄等并称“边塞诗人”。此处可能指的是某位同时擅长边塞诗歌的诗人。
  8. 生平未赋潇湘景:潇湘,即湖南一带,潇湘地区的风景常在诗歌中被吟咏。此处诗人表达了自己尚未能创作出描绘潇湘美景的作品。
  9. 厕鬼无烦为不平:厕所里的鬼,也作“厕神”,这里可能是指那些喜欢在作品中挑剔的人。诗人表示对于那些喜欢找错处、制造麻烦的人无需理会。

这首诗展现了黄景仁对文学创作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他不仅关注自己的作品如何被世人接受,更关心他人对自己作品的评价是否公正。这种对文学艺术真诚而深刻的探讨,使得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个事件的描述,更是对整个文学创作过程的反思和总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