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沈沈一枕扶头睡,直到黄昏。犹掩重门。门外梨花有泪痕。 - “沈沈”:形容夜色沉沉。 - “扶头睡”:即扶着脑袋入睡,形容睡得沉重。 - “直到黄昏”:表示从夜深到天色将亮。 - “犹掩重门”:依然把门关好。 - “门外梨花有泪痕”:形容梨花因雨而落得满是泪水的痕迹。 2. 薰篝萧瑟炉烟少,不道衣单。却道春寒。丝雨蒙蒙独倚栏。 - “薰篝”:熏香用的竹笼,这里指熏香。 -
浪淘沙 燕子旧人家。枨触年华。锦城春尽又飞花。不是浔阳江上客,休听琵琶。 轻梦怕愁遮。云影窗纱。一天浓絮太亏他。镇日飘零何处也,依旧天涯。 注释: 1. 燕子旧人家:指作者曾经住过的燕子人家。 2. 枨触年华:触动了时光的回忆。 3. 锦城春尽:形容春天即将结束。 4. 浔阳江上客:指诗人曾经在浔阳江畔作客。 5. 轻梦怕愁遮:害怕梦中的忧愁。 6. 云影窗纱:比喻梦中的景象如窗外的云影一般模糊
译文:不要轻视别离,因为离别容易见面难。燕子不归春寂寂,恨烟颦雨杏花寒。 注释:休轻别:不要轻易地告别。燕(yàn)子不归春寂寂:春天里燕子飞走了,更觉得寂静。恨烟(yān)颦(zēn)雨:因烟、雨而发愁。杏花寒:因天气寒冷而感到寂寞。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伤别的诗,诗人以燕子和烟、雨作为象征,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思念与不舍。首句“休轻别”是告诫对方不要轻易地分别
【注释】 “凄凉”一作“凄凉清”,凄:寒冷,凄凉。花事:指梅花盛开。一春迟:春天迟迟到来。苦:苦苦思虑。袖口香:衣袖的香气,比喻梅花的清香。繁枝:茂密的枝条。江南:指江南一带的梅花。持与谁:拿给谁看。溶溶微月:明亮的月光。浸愁漪:映照出忧愁的波纹。迾(qíng):同擎,托举。梦烟愁雨:梦中弥漫着忧愁的雾气和雨声。怜伊:怜惜她。阑:尽,终了。 【赏析】 此篇为词人送别友人孝通时所作。上片写送别情景
这是一首台湾竹枝词,描绘了一位女子对恋人的深情。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 韭菜花开心一枝,花正黄时叶正肥。 - 韭菜花:这里指的是韭菜花,一种常见的蔬菜。 - 开心一枝:形容韭菜花盛开的状态,像心形一样。 - 花正黄时:指韭菜花盛开时的颜色是黄色的。 - 叶正肥:形容韭菜叶子茂盛。 第二句: 愿郎摘花连叶摘,到死心头不肯离。 - 摘花连叶摘:希望对方不仅摘取花朵
满江红·赠魏二 【注释】:如此江山,送多少英雄去了。又尔我踏尘独漉,睨天长啸。炯炯一空余子目,便便不合时宜肚。向人间一笑醉相逢,两年少。 使不尽,灌夫酒。屠不了,要离狗。有酒边狂哭,花前狂笑。剑外惟余肝胆在,镜中应诧头颅好。问匏黄阁外一畦蔬,能同否。 【译文】:如此江山,送走多少英雄了?又你我踏尘独自饮酒,仰面长啸。炯炯的眼中余下那些遗世独立的英雄志士,却不合时宜,肚里憋着气。向人间一笑而醉
六丑 听彻宵残雨,正帘外晓寒衣薄。莫道春归,便浓春池阁,已自萧索。问岁华深浅,愔愔桃叶,在旧时栏角。繁红斗尽无人觉。待解寻芳,东风已恶,欢期未分零落。尚曲墙扶绕,频动春酌。 注释:倾听了整夜的残雨声,正当窗外晨寒袭来,衣裳显得单薄,不要说春天已经归来,即使它浓郁如春,也已经是萧瑟萧条。我询问岁月的长短,听到那悠扬的柳叶声,仿佛回到了过去的时光,那些繁花已经凋零殆尽,再没有人能够察觉
手执柴刀入柴山,柴心未断做柴攀。 郎自薄情出手易,柴枝离树何时还。 注释:手里拿着砍柴的刀具进入山林里,柴火还未烧尽,就准备把柴禾砍下来。你既然这样无情,轻易就把我抛弃了,那柴枝离开大树后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呢? 赏析:这首诗是清末民初的诗人梁启超的作品。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绘自己手持柴刀进入柴山的场景,表达了对爱情的无奈和失望。诗中的“柴心未断”意味着虽然柴火还没完全燃尽
澳亚归舟杂兴 长途短发两萧森,独自凭栏独自吟。日出见鸥知岛近,宵分闻雨感秋深。 乘桴岂是先生志,衔石应怜后死心。姹女不知家国恨,更弹汉曲入胡琴。 拍拍群鸥相送迎,珊瑚湾港夕阳明。远波淡似里湖水,列岛繁于初夜星,荡胃海风和露吸,洗心天乐带涛听,此游也算人间福,敢道潮平意未平。 蛮歌曲终锦瑟长,兔魄欲堕潮头黄,微云远连海明灭,稀星故逐船低昂,绳楐梦耶觉,冰酒沁骨清以凉,如此闲福不消受,一宵何苦为诗忙
诗句原文: 教郎早来郎恰晚,教郎大步郎宽宽。 译文注释: - 教郎早来郎恰晚:意思是你来得这么晚,让我怎么教你呢?表达了对某人到来时间的不满或遗憾。 - 教郎大步郎宽宽:意思是你的步伐这么慢,让我怎么跟上你的节奏呢?表达了对某人行动迟缓的担忧或不耐烦。 赏析: 这首诗是梁启超在台湾竹枝词中的一部分,通过描绘一对恋人之间的日常互动,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和微妙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