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贞观
【诗句】 扫地游十六夜阴寒, 坐卧小楼,茫茫百端, 不觉为之凄咽。 拥炉人倦, 向煮雪声中, 坐愁愁坐。 巡檐数朵。 为丁宁玉笛, 莫教吹破。 酷爱高寒, 纸帐一番清课。 肯闲过。 不律隃糜,那禁慵堕。 【译文】 清扫地面,漫步在深夜的冷气中, 坐在小楼上,思绪万千, 不知不觉感到悲伤。 围着火炉的人们都疲倦了, 在煮雪的声音中, 坐着发愁。 沿着屋檐挂着几朵花, 告诫玉笛不要再吹破了。
注释 归国谣:归国的歌谣。 呼女伴:呼唤女子作伴。 斗草斗花轮日换:在斗草和斗花中,一天又一天地过去。 相约罗衣同浣:约定一起洗涤罗衣。 略嫌天气暖:稍微感到天气有些热。 几摺才开筠扇:几折竹制的扇子刚刚打开。 莫教题便满:不要让它写满了字。 空却回文一半:白白地浪费了半个回文的纸。 有人亲落款:有人亲手写下了题目。 赏析 此诗为闺阁怨情之作。诗中描写的是闺阁少妇思念在外征战的丈夫之情
【诗句】 1. 曾是上清携手处,迢遥笙鹤遗音: - “上清”指的是道教中的神仙境界,这里指曾经一起在神仙境界中携手的地方。“迢遥”形容距离遥远。“笙鹤遗音”指的是仙乐的余音。 2. 水如环佩月如襟: - “环佩”是一种古代妇女的装饰品,形状像环形的带子。这里用来形容水的流动如同佩戴在身上的玉佩那样清澈透明。“月如襟”则形象地比喻月亮的形态如同穿着衣服的人的衣襟。 3. 幔亭人杳,归路已难寻:
【注释】 1. 上元:元宵节。 2. 今夕何年:今夜是何年? 3. 偏觉漏喧人醉:偏偏觉得漏壶声嘈杂,人已醉倒。 4. 星毬(qiú)高揭:指元宵夜,天上有星星。 5. 星娥手缀:星娥就是织女星,传说她亲手缝缀这些星星。 6. 宝华:指花灯,也比喻美女。 7. 六宫剪采:六宫中的美女们正在剪彩做花灯。 8. 幽欢刚趁:幽欢就是暗中的欢乐,刚刚得到满足。 9. 密传诗迷:秘密地传递诗歌。 10.
灌园 不自量筋力,求为人灌园。 意惟营一食,迹若避群喧。 谁遗五色芝,服之诧腾骞。 奈非尘埃种,移莳安得蕃。 还将理菜畦,膏泽资泉源。 黾勉试操作,编篱复插援。 早非和露茁,晚菘凌霜翻。 但从采掇便,未觉烹饪烦。 心形诚苦疲,既饱亦轩轩。 向读神农书,近闻老圃言。 【注释】 (1)“不自量”:自己估量自己的能力大小。 (2)“求为人灌园”:想要为别人干活。 (3)“营:谋求;一食”
注释: - 天然一帧荆关画。谁打稿、斜阳下。历历水残山剩也。乱鸦千点,落鸿孤咽,中有渔樵话。 - “天然一帧荆关画”:形容大自然就像一副画中的景色一样美丽。荆关画是指荆关的山水画,这里泛指大自然的美。 - “谁打稿、斜阳下”:是谁在斜阳之下打稿子呢? - “历历水残山剩也”:水面上残留的水波和山上的残破之景。 - “乱鸦千点”:天空中乌鸦的数量多到无法计算,就像点点的墨迹。 - “落鸿孤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在秋日登沧浪亭时所作,表现了他对自然景物的欣赏和对宋中丞的怀念之情。 初日上东南,林亭空宿翳。 草香珠露重,的皪侵衣袂。 唱杳曲池菱,吟余小山桂。 犹闻遗翰墨,但惜沈碑碣。 望古情已深,怀贤感亦系。 由来澹荡人,别作流传计。 翕赩贱原尝,虚徐狎庄惠。 谁陪飞盖游,属和高文丽。 逐句释义: 初日上东南,林亭空宿翳。 草香珠露重,的皪侵衣袂。 唱杳曲池菱,吟余小山桂。
【注释】 1.生查子:词牌名。 2.欹枕:斜靠在枕头上。 3.背屏山:指屏风上的山石、树木等物。 4.镜掩灯明灭:形容灯光忽明忽暗,映照在屏风和镜子上。 5.香穗弱难扶:香炉中的香穗因风而摇动,难以扶持。 6.一寸金蚕啮:形容被金蚕咬过的蜡烛芯燃烧得只剩下一寸长了,也形容蜡烛烧得只剩一半。 7.抱影欲成眠:抱着自己的身体好像要睡着了。 8.翠被寒疑裂:形容被子因为寒冷而裂开,也比喻身体感到寒冷。
注释: 浣溪纱:宋词的一种体裁。 不是图中是梦中,非花非雾隔帘栊:不是画中人,而是梦中人。这里的“图中”指的是画中的美女,“梦中”则表示的是自己的想象或者幻想。 窄衫低髻正相同,清脆铃声檐鸽夜,悠扬灯影纸鸢风:窄衣低髻(jié)正相同,清脆的铃声在夜晚响起,悠扬的灯光映照出纸鸢在空中飞舞的景象。 此时携手月溟蒙,赏析: 这首词是一幅美丽的夜景图,描绘了一个人在梦中与梦中人相会的情景
【注释】: 1、浒溪:地名。在今江西德兴市,是长江支流浔阳江的一个支流。 2、罾(zēnɡ):渔具,一种用竹条编成的方形网眼的鱼笼,用来捕鱼。 3、矶(jī):岩石上的石台。 4、槎头:指长满水草的河岸上。 5、短蓑:蓑衣,用草木之类做的。 6、依:同“偎”,靠近。 7、霏微:细密貌。 8、乱鸦:乌鸦。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诗中描述了诗人在浒溪行时所见所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