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
颜真卿《颜书》 任君北方来,手出《邠州碑》。为是鲁公写,遗我我不辞。 注释:任凭你来自北方,我将亲自动手书写《邠州碑》。因为是你鲁公写的,我毫不吝惜地送给我。 译文:请随我来,让我为你亲手书写《邠州碑》。因为我是你鲁公的笔迹,所以我毫不吝惜地赠送给你,请你务必接受我的礼物。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诗人在诗中以“我”的身份,向友人表达自己愿意为他写《邠州碑》的心意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求考生对诗歌有整体的感知和把握,准确把握其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分析其表达的情感。此诗首联写陆权叔南迁后,在巴蜀任职期间,就曾得到过“《春秋》始”的赞誉;颔联点出他喜爱文字的特点;颈联写陆权叔来渝任职时间虽短,却学富五车;末联写陆权叔才思敏捷,学问渊博,为茶、易两事操心忧虑。 【答案】 君家本江湖,南行即邻里
【注释】 山木:山间的树木。 杨纬:东汉人,字稚通,以才辩知名,曾为王侯宾客。 磊落:形容人的胸怀宽广、志向远大。 拣赠:挑选赠送。 连城:指美玉。 邃洞:深洞。 回抱:环绕拥抱。 天地耸其半:形容山势高耸入天。 舟行因乐载,陆挈敢辞懒:乘船时因乐而载,走路时也不愿懒散。 解缆:解开船缆让船开动。风帆满:帆船的帆张满,准备起航。 京洛:指洛阳一带。幽居:闲居。 【赏析】
古诗文网为您提供《又答陈公美三首》的原文如下: 公孙昔放逐,牧羊沧海滨。 勉强听乡里,垂老西游秦。 自顾未为壮,徒为久辛勤。 君子岂必隐,孔孟皆旅人。 接下来是诗句翻译和注释: - 《又答陈公美三首》的译文是: 公孙昔年被放逐,曾在沧海之滨放牧。 虽然勉强听从乡里的呼唤,但已经年迈,不得不西行到秦国去。 自己认为并不强壮,却一直辛苦劳作。 君子并不一定隐居深山,孔子和孟子都是普通的旅人。
诗句: - 枯藤生幽谷,蹙缩似无材。 - 不意犹为累,刳中作酒杯。 - 君知我好异,赠我酌村醅。 - 衰意方多感,为君当数开。 译文: - 枯萎的藤蔓生长在幽深的山谷之中,蜷缩如同无用的材料。 - 没有想到你还会为我带来麻烦,将藤蔓剖开做成了酒杯。 - 你了解我喜欢新奇的事物,因此送给我家乡的美酒。 - 我现在心情不佳,感到有很多烦恼和忧愁,所以为你开怀畅饮。 赏析: 这首诗以藤樽为媒介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赏析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1. 诗句释义: - 岷山之阳土如腴:岷山南边的肥沃土地。 - 江水清滑多鲤鱼:江水的清澈,夹杂着丰富的鲤鱼。 - 古人居之富者众:古代居住于此的人很多。 - 我独厌倦思移居:我独自对此感到厌倦,想搬家。 - 平川如手山水蹙:平坦的平原像双手一样宽广,但山水却紧凑。 - 恐我后世鄙且愚:恐怕后世会认为我愚蠢且卑鄙。 2. 译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忆山送人》。 译文: 少年喜欢看奇观,鞍马间纵横驰骋。纵目远望天下大,宇宙广阔爱此宽。 山川看不够,浩然之气忘却还。岷峨最先见,晴光厌西川。 远望不及上,但爱青色发如鬟。大雪冬天没胫,夏秋多蛇蚖。 乘春才敢去,匍匐攀孱颜。有路不容足,左右号鹿猿。 阴崖雪如石,迫暖成高澜。经日到绝顶,目眩手足颠。 自恐不下,抚膺忽长叹。坐定聊四顾,风色非人寰。 仰面嗫云霞,垂手抚百山
【赏析】 字子仪,成都人。与王维友善。天宝末,擢进士第,授左拾遗,坐事出为扶风郡少尹、渭北县令、监察御史等职。后贬为邛州刺史。此诗当是送李才元的临行之作。首联点题,写自己贫贱时不愿见妻子;富贵时乐于归乡。次联写别友,因未见李夫子而感到遗憾。颔联写李才元得意于今而西还,用典,指李白。颈联写饯别情景。“白马”句,谓才元乘白马过浐水,“红旌”句,谓才元骑红马过蜀山。尾联写李才元归后,家门大开欢迎亲友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白居易。 译文: 旅途中经过长安,我感叹世事多艰。 丈夫正多念,老大自不安。 居家不能乐,忽忽思中原。 慨然弃乡庐,劫劫道路间。 穷山多虎狼,行路非不难。 昔者倦奔走,闭门事耕田。 蚕谷聊自给,如此已十年。 缅怀当今人,草草无复闲。 坚卧固不起,芒刺实在肩。 布衣与食肉,幸可交口言。 默默不以告,未可遽罪愆。 驱车入京洛,藩镇皆达官。 长安逢傅侯,愿得说肺肝。 贫贱吾老矣
【诗句】 百金买骏马,往意不自存。 投身入庐岳,首挹瀑布源。 飞下二千丈,强烈不可干。 馀润散为雨,遍作山中寒。 次入二林寺,遂获高僧言。 问以绝胜境,导我同跻攀。 逾月不倦厌,岩谷行欲殚。 下山复南迈,不知已南虔。 五岭望可见,欲往苦不难。 便拟去登玩,因得窥群蛮。 此意竟不偿,归抱愁煎煎。 到家不再出,一顿俄十年。 昨闻庐山郡,太守雷君贤。 往求与识面,复见山郁蟠。 绝壁横三方,有类大破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