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完淳
诗句:大哀赋 译文:所以辽水东西,人多犯顺,大河南北,野皆饿馑。黑山藉以益繁,赤眉聚而愈迅,遇王师如秋风之卷枯,下坚城若朝霜之悴菌;赤羽动而北驰,黄金鸣而西振,封函谷之一丸,据雍州之九郡。城郭胥沦,衣冠偕殒,犀兕有未赎之华元,丹青有不归之于禁。既度陕而叩关,复逾河而入晋,三千属犀之骑,十万迎风之刃;黄金台之蔓草空哀,白玉仗之青罘俱震。地坼天崩,海焦星陨,蚩尤之毒舞弥天,轩辕之鼎湖虚殡
《大哀赋》是明代文学家夏完淳的一篇长篇叙事抒情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以下是诗句及其翻译与注释: 1. “粤以乙酉之年,壬午之月,玉鼎再亏,金陵不复”:“粤以乙酉之年,壬午之月,玉鼎再亏,金陵不复;公私倾覆,天地崩离。” - 诗句解读:这句诗描述了一个特定的历史事件,即明朝末年的国破家亡。乙酉年和壬午月分别对应了天启壬申年和崇祯壬戌年
译文 嗟乎!在扬州的歌舞之地,烟波浩渺的雷塘边,曾经繁华如今却一片荒凉。昔日马嘶隋柳之畔,今朝蜃气吐海门之间,广陵城下潮水涌起而显得如此寂寞,琼花枝头凋零而显得如此憔悴。钜鹿沙场崩塌,长平古瓦碎裂,豺狼虎豹四散,蛟龙和猛兽皆退避不前。 鬼有曹社之谋,天同鹑首之醉,欃枪空铁瓮之城,弧矢落金山之垒。天子蒙尘,将军仗义,轵道降王,长安旧帝;朱组舆榇之羞,青衣行酒之事。白日苍茫,黄云迢递
我们来解析这首诗的结构和内容: 诗句分析: 1. "呜呼!黄旗紫盖,雪戟霜矛,何以南朝天子,竟投大将之戈;北部单于,遂系降王之组!" 这部分描述了一个历史事件或场景,涉及到了南北朝时期的一个重大决策。"黄旗紫盖"可能指的是某种旗帜或标志,"雪戟霜矛"则可能是指武器。这里的"南朝天子"和"北部单于"分别代表了南方和北方的统治者或领导者。最后的问句表达了对这一决策的疑问或不解。 2.
大哀赋 诗中蕴含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1. 开篇描绘 - 描述东昏侯失德及苍梧王不君之情景 - 对比玉儿宠金莲、丽华长玉树之行为 - 强调柏梁建章、临春结绮之奢侈 2.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 分析天宝通好使未许冠带春秋,导致荆榛天地 - 描述苏属国之旄节终留、庾开府之江关永弃 - 指出将相尽更始之羊胃、衣冠多南渡之雁民现象 3. 清军入江 - 清人河上之师,天宝通好之使未许其冠带春秋 -
翻译 大哀赋 终于黄巾黑犊之屯聚,青袍白马之横行。王曰叔父,君之寡兄,或婴白刃,有结丹缨。赤社隳而箐茅废,灵光颓而茂苑倾;式亏国族,深轸宸情,祭通侯于太牢束帛,戍王人于扬水流薪,帝子没而烟凝南浦,王孙陨而草遍空城。盗长陵之抔土,伤神洲之陆沉。彼何人斯?哀哉至今! 矧夫上谷为鼙鼓之场,北海无龙蛇之阵;李都尉部曲不归,陆平原风流顿尽;叹马陵之道穷,绝龙城之宵遁。国门则画策万千,旌节则功勋尺寸
诗句:不意瑶轮无长炯之期,玉历有中屯之会 译文: 没想到美好的时光如同瑶光轮一般无法持久,而时间却像农历年节的节点一样有规律地到来。皇帝端坐在帝位上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而是静心养性,让国家保持和平安宁;在战场上举行狩猎活动,欣赏歌舞表演,但在宫廷之中又感受到了国家的危机。朝廷内的各种策略和战争,使得人民感到不安。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历史事件,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对当前政治状况的不满
一剪梅·咏柳 诗句解释: 1.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金沟御水自西东":在这夕阳的映衬下,我感受到无尽的悲伤。故国已变得荒凉而凄清,只剩下那些残留在枝头的粉色和红色。金沟御水,指的是从西边流向东边的御河水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2. "昨岁陈宫,今岁隋宫":过去的皇宫(陈),现在的皇宫(隋)。这里通过对比来表达历史变迁和朝代更迭的主题。 3. "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
一剪梅·柳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馀红。金沟御水日西东。昨岁陈宫,今岁隋宫。 往事思量一饷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长条短叶翠蒙蒙。才过西风,又过东风。 注释: 1. 一剪梅:词牌名,又名“腊梅”、“玉楼春”。此诗为宋词。 2. 无限伤心夕照中:形容夕阳下,景色令人感伤,心情无比悲痛。 3. 故国凄凉:指过去的国家,现在已经变得荒凉和冷清。 4. 剩粉馀红:形容花朵凋零
诗句: 1. 淳死后,新妇遗腹得雄,便以为家门之幸;如其不然,万勿置后。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呜呼!大造茫茫,总归无后,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注释:指淳死后,新妇因儿子的出生而感到荣幸;如果不是这样,就不要留下后嗣。现在人们仍然期待着复兴。像我们这样有节操和文章的人有几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