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照邻
诗句: 1. 览万物兮,窃独悲此秋霖。风横天而瑟瑟,云覆海而沈沈。居人对之忧不解,行客见之思已深。若乃千井埋烟,百廛涵潦。青苔被壁,绿萍生道。于时巷无人迹,林无鸟声。野阴霾而自晦,山幽暧而不明。长涂未半,茫茫漫漫。 2. 借如尼父去鲁,围陈畏匡,将饥不爨,欲济无梁。问长沮与桀溺,逢汉阴与楚狂。长栉风而沐雨,永栖栖以遑遑。及夫屈平既放,登高一望,湛湛江水,悠悠千里。泣故国之长楸,见元云之四起
诗句翻译: 1. 骝马照金鞍: - 描述的是一匹骏马,它身披金色的鞍具,显得格外尊贵和耀眼。 - 这句诗通过“照金鞍”突出了马的美丽与高贵,同时也暗示了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2. 转战入皋兰: - “转战”意味着战斗正在进行中,而“入皋兰”表明战斗的目标或地点是某个名为“皋兰”的地方。 - 这里描绘了一幅激烈的战斗场景,马儿在战场上穿梭,英勇无畏。 3. 塞门风稍急: -
战城南 将军出紫塞,冒顿在乌贪。 译文: 将军从边塞出发,冒顿正驻扎在乌贪城。 注释: 紫塞:泛指边关,边塞。乌贪:古代地名,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战争的紧张气氛和将军出征的情景。"将军出紫塞"一句,直接点明了将军的出征地点,展现了边塞的雄壮景象。"冒顿在乌贪"则进一步揭示了战争的背景,乌贪城是匈奴的一个据点,而冒顿正是匈奴族首领的名字。 笳喧雁门北,阵翼龙城南。
芳树 芳树本多奇,年华复在斯。结翠成新幄,开红满故枝。 风归花历乱,日度影参差。容色朝朝落,思君君不知。 注释与赏析 第1-3句: “芳树”通常指代春天里繁盛的树木,这里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树种或具有特殊意义的树木。"本多奇"表达了对这种树本身特性的赞赏。 第4-6句: 描述了这些树在不同季节的变化。"结翠"指春天叶子的绿色,"新幄"即指新的树幕,可能是树叶形成的覆盖层
杂曲歌辞结客少年场行 长安重游侠,洛阳富才雄。 玉剑浮云骑,金鞍明月弓。 斗鸡过渭北,走马向关东。 孙宾遥见待,郭解暗相通。 不受千金爵,谁论万里功。 将军下天上,虏骑入云中。 烽火夜似月,兵气晓成虹。 横行徇知己,负羽远从戎。 龙旌昏朔雾,鸟阵卷寒风。 追奔瀚海咽,战罢阴山空。 归来谢天子,何如马上翁。 【译文】 在长安城里,有一批游侠好汉; 洛阳城,有一群富家子弟。
横吹曲辞·梅花落: 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 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 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 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 译文: 梅岭上的梅花刚刚绽放,天山上的积雪还未融化。 在雪白的地方,仿佛盛开了满地的梅花,而梅花的边缘又似乎被一层白雪覆盖。 随着春风的吹拂,片片梅花飞入舞女广袖之中,又夹带着脂粉飘荡在女儿家妆台之上。 匈奴距离我们这里还有几万里的路程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评价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然后根据要求对诗句进行解读。最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即可。 本诗前四句以乐府旧题写景,描绘了洞庭湖的浩瀚景象,接着写赵北荆南的辽阔,再写碣石潇湘的壮美。后六句写登楼远望的情景。全诗意境开阔,气势恢宏,笔力雄放。 【答案】 译文: 洞庭湖上波涛起伏
【注释】 塞垣:指边塞。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西南渤海中。祈连:山名,在今天山西大同市西北,与恒山相接,为长城外障塞。中妇:这里代指妻子。鸿雁:指书信。天:指天空,这里指云彩。 赏析: “横吹曲辞关山月”是《乐府解题》中说的“出于胡人,以马上之歌谣”的一首曲子。《乐府诗集》中题为“关山月”。这首诗是写征夫对远方妻子的思念之情。首句“塞垣通碣石”,点明地点。“虏障抵祈连”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后者。考生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朝氛”“啼猿”、 “神女”。 【答案】 巫山高 巫山望不极,望望下朝氛。 莫辨啼猿树,徒看神女云。 惊涛乱水脉,骤雨暗峰文。 况复远思君
【注释】 遐哉(xiá zāi):远矣。庙略:指朝廷的方略或战略。赫(hè)乎:显耀的样子。 横戈碣石,倚剑浮津:横着长矛在碣石山上,把剑插在河上渡口。碣石山:在今河北昌黎县西北。浮津:渡口。 风丘拂箨(bò tuō):风从风丘吹起草木的嫩芽。风丘:山名。箨(tuò):竹笋壳。 日域清尘:太阳照耀着大地,使尘埃都变得清洁起来。日域:太阳照射的地方。 岛夷复祀:岛上的人又重新祭祀。岛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