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秉文
中秋 天风吹河汉,明月悬清光。 清光不可掇,流影入杯觞。 吸此风露魄,洗我芥蒂肠。 向来功名心,一笑冰沃汤。 人生几中秋,弹指三万场。 胡为置冰炭,不使心清凉。 此心如秋月,虚明洞八方。 此身万化中,太山一毫芒。 尚无物与我,何者为彭殇。 推琴黄叶落,搔首白云翔。 解衣一盘礴,清境堕渺茫。 注释: 1. 天风吹河汉,明月悬清光。清光:明亮的月光。河汉:银河。这句描述中秋节夜晚的美景。 3.
【注释】 炎烬终四百,海飞群雄奔:炎烬,指西晋王朝。四百年,泛指南北统一后,东晋、宋、齐、梁、陈等六朝相继建立的二百四十多年。海飞,犹言四海之众,指各路英雄豪杰纷纷聚集于中原大地。群雄,泛指天下英雄。奔,奔逐,追逐。蛟龙离旧隐,豺虎瞰中原:蛟龙,比喻刘备;豺虎,比喻曹操;旧隐,旧有的地方势力。刘表曾封刘备为荆州牧;曹操则自封魏王,控制中原。 仗义公天下,岂料中山孙:仗义,讲义气;公天下,指刘备
重午游冠山寺 南风摇百草,吹我游山樊。 青山映华发,似我头上冠。 长松五月窗户閟,终古不散苍云寒。 步出乔木杪,俯视林下鞍。 飞亭枕爽垲,更觉天宇宽。 凭高送远开心颜,白云青嶂非人间。 深林冥冥白日暮,飞鸟裔裔长空闲。 夕阳万里开野色,晋赵形势空河山。 时清老守容痴顽,临风把酒遗巾纶。 明朝却望题诗处,城楼惟见烟中竿。 注释: 重阳节的天气和风,使花草摇曳不定,我也随着风儿去游山玩水。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语句的含义来分析诗意。首先读懂全诗,然后逐句解释诗句的意思。在理解了诗句的意思基础上,结合注释、题目和作者写作背景,揣摩每句话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1. 首联“天鸡拂沧溟,万里起古色”,点明送别之地是边塞。“天鸡”指报晓的公鸡,“拂沧溟”形容晨光破晓时,天海相连的景象。 2. “南风摇苦雨,归兴生羽翼
【注释】 ①层宫:高高的宫殿。苍陂:指高高的山岗。旌旂:古代帝王所乘的车,这里指代皇帝。原陆:田野。悠悠:遥远的样子。窅窅(yǎo yǎo):深远的样子。壶中:指心中。山川:指自然景观。蒸:通“烝”,聚集。淑气:美善的气候。草木:指自然景物。閟:闭。清景:清新美丽的景色。周疆:指中原地区。楚宋:春秋时的楚国和宋代的宋国,都是当时的大国。尚矣:久远已矣。千岁桧:千年的柏树。荒哉:荒芜啊。九龙井
【注释】 君侯:对高级官员的尊称,这里指李按察。 下车:指李按察刚到任时的情景。 百城:比喻地方大小不同,但都受其影响。 公余:指在公务之余的时间。 香:指焚香拜佛。 晏居:指安歇休息。 治要:指治理政务。 一字虚:指用一个字来概括。 曹相国:指汉代的曹参,以清静为治而著称。曹参曾任齐国宰相,他主张“无为而治”,不扰百姓,使人民安居乐业。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李按察上任后的一些情景
涿郡先主庙二首其一(其一已收录,为方便起见,这里不再重复) 注释: - 五丈桑:《诗经·鄘风》中有“五月鸣蜩,如何如何”,其中“如何”二字,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比喻人世的变迁。此处以“五丈桑”代指时光荏苒,人事易变。 - 墙头摇羽葆:羽葆是一种古代官员出行时所乘的装饰性马车,车顶上插着羽毛,用以象征权力与地位。“摇”字则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物是人非。 - 草木尚有情,人心不如草:草木有情
【注释】: 西方有佳人:西方,指天上。佳人,美貌的女子。贻,赠给。白玉琯(guǎn):玉制的乐器,古代的一种箫管。“琯”是古代的一种玉制乐器。吹之和八风:吹奏白玉琯,使其发出和声。和,和谐。八风,即八方之风。元气生虚窾(kuǎn):元气,指宇宙中的精气。虚窾,空虚的孔窍,这里比喻万物生长的空间。生,产生。虚窾,空窍。翩翩两青鸟:形容鸟儿轻盈地飞翔,青鸟是传说中的神鸟,这里用来形容天上的神鸟。王母
【注释】 二豪:指李按察。角谈锋:辩论的锋芒,即辩才。胸中:胸怀。山:比喻高远。达士:有才能的人。兀无言:沉默不语。双手缩袖间: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理胜:以道理取胜。非遣:排除。道在禽鱼闲:道家的道理,在于观察鸟兽虫鱼的生活。回也真不愚:颜回确实是真正智慧的人。高风藐难扳:高洁的品格难以攀比。 【赏析】 《送李按察十首》,是元代文学家张雨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此组诗为作者应友人之请而作
赵秉文的《送李按察十首·其七》是一首充满深意和情感的古诗。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1. “皎皎霜雪练”:这句形容织品如同清澈的霜雪一般洁白如练。 2. “寒女机中出”:描述的是寒冷的冬天,一个女子在织机前辛勤劳作的情景。 3. “织成天吴凤”:这里的“天吴凤”可能是指织出的图案精美,宛如天上的凤凰。 4. “被之臧获质”:这里的“臧获”指的是贫苦的劳动者,而“质”则可能指粗糙的布料。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