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诗词原文】 嫩寒天,金气雨,搅断一秋事。仝样霏微,还作小晴意。世间万宝都成,些儿无欠,只待与、黄花为地。好招致。对此郁郁葱葱,新篘未成醉。翻手为云,造物等儿戏。也知富贵来时,一班呈露,便做出、人中祥瑞。 【注释解释】 1. 嫩寒天:指初秋时节,天气凉爽而略带寒意。 2. 金气雨:金色的阳光和细密如丝的雨珠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景象。 3. 搅断一秋事:指秋天的景色被雨水所打扰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耒所作的一首咏史诗。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事业随人品,今古几麾旌 - “事业随人品”意味着一个人的事业成就往往与其品格和才能密切相关。 - “今古几麾旌”中的“麾”是指古代军队指挥所用的旗帜,引申为官职、权力的象征。此句意指从古至今,许多英雄人物因其卓越的品格和才能而得到提拔重用,成为时代的风云人物。 2. 向来谋国,万事尽出汝书生 -
【注释】 见:被。 吕一郎中:指吕一,字一中,号梅山居士,北宋文学家、诗人、画家。 郑四六监岳:郑谷(约857年-910年),字守愚,贯州人,后迁籍丹阳(今属江苏)。唐代大臣,大臣郑薰之子。 越样眼浅:越样,越加的意思。眼浅,眼光浅薄。 “未通春信”句:春信,春天的消息。 损甚容光:损害了花容月貌。 “枝头有花”句:映带新妆,花枝招展如画。 寒窗愁绝,嗅清芬、不料饥肠:在寒冷的窗户前
注释: 1. 仙风透骨:指神仙的气息穿透骨头。 2. 向夏叶丛中,春花重出:在夏天的叶子中间,春天的花再次开放。 3. 骏发天香,不是世间尤物:形容桂花香气浓郁,不是人间常见的花草。 4. 占些空阔闲田地:占据着宽阔的空地。 5. 共霜轮、伴他秋实:与寒露和霜轮一起陪伴秋天的果实。 6. 浅非冷蕊,深非幽艳,中无倚握:外表不是寒冷的花朵,内心不是深邃的艳丽之物,没有依靠和把握。 7. 任点取
秋兰香 秋日的兰花,香气袭人。金黄的茎干,散发着清新的气息。在东篱下,淡雅地绽放着。每一朵花都像是在为秋天增添一份色彩。 译文: 秋风中,兰花散发出阵阵香气,金黄的茎干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亮。在东边的篱笆旁,它悠然地绽放,散发出淡淡的香气,与菊花的黄色相映成趣。这些白色的花朵点缀在绿色的叶片之间,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注释: 1. 未老金茎:指兰花虽然已经开放,但仍然保持着金黄的茎干
【注释】: 丁未:宋孝宗乾道六年。朱元晦,即朱敦颐,南宋著名理学大师,世称“晦庵先生”。海南:指海南岛。陆沉:指南方的沉香。陆沉奇货:指南方香料。 【译文】: 秋色一洗尘埃,天地间一片澄明,大千世界如此辽阔。 只有那几朵黄花,在篱笆下面高歌飞扬。 我骑鲸鱼遨游太空,哪能与人同坐?赤手空拳也扑不破。 唐、虞、禹、汤、武,多少功名,依然像一点浮云,被铲除扫荡。 暂且将海南沉香点燃,任你千年沉香
《天仙子·七月十五日寿内》是一首七言绝句,由苏轼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第一句: “一夜秋光先著柳。” - 注释:一夜之间,秋意已悄然降临在柳树上。 - 赏析:开篇即以秋天的气息渲染背景,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变化。 第二句: “暑力平明羞失守。” - 注释:炎热的暑气在清晨已经失去了它的主宰地位。 - 赏析:这句表达了夏天炎热消退的景象,为下文描述秋季的到来作铺垫。 第三句:
暮花天,即《沁园春·赋牡丹》;花发,意谓牡丹开时。 天意微悭,春工多裕,长须末后殷勤。骨瘦挽先,肌韵恰好,花头径尺徐陈。红黄粉紫,更牛家、姚魏为真。留几种,蒂殢中州,异时齐顿浑身。 注释:天意吝啬,春天的功夫却很多,要让牡丹在最后盛开。它的骨头瘦弱,但枝条强健,花色丰富多样,是真正的国色天香。 承平当日开多少,笙歌何限,是甚人人。气入江南,心知芍药,仿佛前事犹存。名品应须,认旧家,雨露方新
【诗句释义】 新荷叶:新的荷叶,即荷花的荷叶刚长出来时的样子。 艳态还幽:鲜艳的姿色却显得幽静。 争妍:争奇斗艳,指荷花争相绽放美丽。 淡抹疑浓:淡雅的色彩好像浓密的颜色。 肯将自在求怜:宁愿不引人注目也不愿被欣赏。 独好:特别喜爱。 毛嫱西子差肩:形容荷花虽美但却比不上传说中的美人儿毛嫱和西施的美丽。 六郎涂涴:指荷花被染污了颜色。 似和不是依然:好像是和,实际上又不是这样。 赫日如焚
【注释】 1. 汉宫春:词牌名。 2. 雪月相投:雪和月亮交相辉映。 3. 才爆:刚刚炸开。 4. 微阳未放:微光的太阳还没有出来。 5. 先天一着:指天意,上天的安排。 6. 辟开:推开。 7. 争教消息停留:怎能让消息不传播呢? 8. 官不容针:不允许针孔存在。 9. 孤瘦:孤独、消瘦的样子。 10. 清幽:清新幽雅。 11. 随缘:顺其自然。 12. 妆修:修饰打扮。 13. 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