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满江头,怪一枝不耐,还漏微阳。诗人越样眼浅,早自成章。群葩如绣,到那时、争爱春长。须知道,未通春信,是谁饱试风霜。
堪笑红炉画阁,问从来寒气,损甚容光。枝头有花恁好,映带新妆。寒窗愁绝,嗅清芬、不料饥肠。都缘是,此君小异,费他万种消详。

【注释】

见:被。

吕一郎中:指吕一,字一中,号梅山居士,北宋文学家、诗人、画家。

郑四六监岳:郑谷(约857年-910年),字守愚,贯州人,后迁籍丹阳(今属江苏)。唐代大臣,大臣郑薰之子。

越样眼浅:越样,越加的意思。眼浅,眼光浅薄。

“未通春信”句:春信,春天的消息。

损甚容光:损害了花容月貌。

“枝头有花”句:映带新妆,花枝招展如画。

寒窗愁绝,嗅清芬、不料饥肠:在寒冷的窗户前,闻着梅花清幽的香气,竟忘记了饥饿。饱试风霜,这里形容梅花经受严寒的考验。

此君小异:你与梅花有些不同。万种消详:百般地仔细推敲。

【赏析】

词的上片,写早梅不畏严寒的坚强品格。起三句写早梅傲雪斗寒的旺盛生命力。下二句写众花都竞相争妍,而早梅独能傲雪斗寒,不待春信已先发枝发芽,吐露春意。三、四两句用比喻手法说明早梅不因众花竞艳而自喜,更不因为自己的孤标冷艳而自卑,它以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姿态,迎接春风,迎接新春的到来。

词的下片着重写梅花傲雪斗寒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首三句写寒窗苦读,闻梅花之清香,忘却饥饿之苦。次二句写梅花的清丽脱俗,如同女子梳妆打扮,美丽动人。“红炉画阁”,是闺阁中女子的居室,也是文人墨客雅会之地,在这里赏花品梅,本是一种很惬意的事,然而作者却偏偏将笔墨放在梅花身上,从梅花身上去体味那种高洁脱俗的气质美,这既反映了作者的性格特点,也显示了梅花的高洁品质。“寒窗愁绝,嗅清芬,不料饥肠。”这一句写梅花在寒窗苦读中嗅到它的清香,竟然忘了饥饿。这是说梅花虽香,却能解人饥,其清高脱俗的品质令人肃然起敬。末二句写梅花与众花不同,具有独特的个性,所以人们要仔细推敲,细细品味。

这首词通过写梅花傲骨奇姿,赞美了梅花坚贞不屈的精神和高尚纯洁的品德。全词以写景为主,抒情为辅,借物喻志,托物言志,把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结合起来,表达了词人忧国爱民的思想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