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潮
【注释】 幽梦影 · 卷二 · 三十九 幽居山林,隐逸之乐也,而不知享者,渔樵也,农圃也,缁黄也。 幽居园亭,姬妾之乐也,而不能享、不善享者,富商也,大僚也。(“幽”通“优”,闲适。)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小诗。作者通过对比的手法,以富有哲理的语言对人们享受生活的态度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指出了人们在生活中应该懂得享受,懂得珍惜,否则就会失去很多宝贵的东西。全诗用词典雅含蓄,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诗句】 多情者必好色,而好色者未必尽属多情; 红颜者必薄命,而薄命者未必尽属红颜; 能诗者必好酒,而好酒者未必尽属能诗。 【译文】 喜欢浪漫的人一定喜欢美女,但喜欢美女的不一定都是浪漫的; 美丽的女子往往命运不济,但命运不好的不一定都是美女; 擅长诗歌的人一定喜欢美酒,但喜欢美酒的人不一定都是诗人。 【注释】 1. 多情者:指情感丰富、善于表达情感的人。 2. 好色
幽梦影 · 卷二 · 二十七 字与画同出一源,观六书始于象形,则可知矣。 【注释】 字:指文字。画:指绘画。 六书:我国古代汉字的构造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译文】 字形和绘画都来源于一个共同的源头,从观察汉字的起源开始,就知道它们之间是相通的了。 【赏析】 《幽梦影》是明代谢肇淛所著的一部散文集,共三卷,分为“天”、“地”、“人”三个部分。在这部作品中
幽梦影,卷二,三十四 物之能感人者,在天莫如月,在乐莫如琴,在动物莫如鹃,在植物莫如柳。 注释:能够打动人的,天上的莫过于明月,音乐的莫过于琴声,动物中的莫过于杜鹃,植物里的莫过于柳树。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月亮、琴声、杜鹃和柳树为对象,分别赞美了它们各自的特点。月亮高悬于天空,照亮大地,给人以宁静和祥和;琴声悠扬动听,如同流水般细腻,给人以愉悦和感动;杜鹃啼叫时声音凄厉
【注释】 涉猎:泛指广泛阅读。 犹:仍。 清高:高洁、纯洁,不受世俗玷污。 识得:懂得。 “流”通“尤”,更加。 【译文】 读书虽然没有什么用处,但总比不读书要好。 清高固然值得称赞,但不要陷入不通世事的境地。 【赏析】 这首词是告诫人们要善于学习,既要有学问又不要脱离实际,不能一味的求高自居、不思进取,要有自知之明,知进止
【注释】 1. 幽梦影:明末清初文学家、书画家张岱的杂文集。 2. 卷二:指《幽梦影》卷二,共四十八篇。 3. 二十八:指《幽梦影》卷二的第二十八个篇章名。 【赏析】 这首词以议论为主,夹杂着抒情,表达了作者对园林设计的见解和主张。 词中说:“忙人园亭,宜与住宅相连;闲人园亭,不妨与住宅相远。”作者认为,忙人(即忙碌的人)喜欢在园林中游玩休息,所以园林最好和住宅连在一起
幽梦影 · 卷二 · 二十二 文名,可以当科第;俭德,可以当货财;清闲,可以当寿考。 译文: 名声可以作为科举考试的荣誉,节俭可以作为财富,清闲可以作为长寿的条件。 注释: 1. 文名:指的是一个人在文学或学术方面的成就和声望,通常意味着他在某一领域有着出色的才华和贡献。 2. 科第:在古代中国,科指的是科举考试,第则代表成绩或等级。因此,科第就是指通过科举考试取得的功名。 3. 俭德
注释:胸中小的不满,可以用酒来化解;世间中的大不平,只有剑才能消除。 赏析:诗人用“胸中小”与“世间大”进行对比,突出剑的重要。诗人认为,酒可以消除胸中小的不满,但并不能消除世间的大不平,而剑则能消除世间的大不平,这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的愤懑之情
【注释】 无益:没有益处。斋(zhāi)僧:佛教指为超度亡者而举行的宗教仪式。 祝寿:祝福别人长寿,是一种迷信活动。 【赏析】 “无益之施舍”和“无益之诗文”,是诗人对世俗行为的否定,也是他的人生准则。他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施舍更有益处的了;同样地,他也认为,没有任何东西比诗歌更具有生命力的了。因此,他对于这两种行为都持否定的态度。 “无益”,在这里是一个形容词
【注释】 妾美(měi):指妾的美貌。不如:比得上。 妻贤:指丈夫的贤惠。 境顺:指家庭环境和谐。 【译文】 妾的美丽比不上妻子的贤惠。钱多比不上家庭环境和谐。 【赏析】 “妾美不如妻贤”是《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名言之一,意思是说女子的美貌虽然能一时取悦人眼,但真正能够让人长久地爱慕和尊重的却是女性的才德和智慧。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背景下,这样的观念确实有些超前和大胆。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