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
``` 松风已可哀,萝月复飞来。如何当此夜,万里独登台。 李贽的《榼山寺夜坐》是一首描绘山中夜晚景象和诗人独自登台的诗句。诗中的“松风”、“萝月”等自然元素,以及诗人的孤独与思考,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深刻的画面。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宁静的夜晚,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孤独的思考。通过对月亮、松风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诗歌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之美
郑子玄不顾雨雪之难走潞河欲寻旧交予惧其或有嗟来也故作诗三章以慰其行 注释:郑子玄(郑玄):东汉经学大师和古文学家,著有《毛诗笺》、《三礼注》、《易注》。他为人正直,不愿屈于权贵。潞河即今北京的潞河。 赏析:这首诗是郑子玄为友人即将踏上旅程而写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忧虑之情。 贫贱少亲交,许由故弃瓢。 注释:许由:传说中尧帝时期的人,因不受封而隐居山林。 译文:我出身贫贱,又少有亲朋交往
【解析】 此为送别诗,是诗人在寓居武昌郡时所作,寄给在真定的朋友刘晋川。首联交代时间、地点和人物;颔联写农夫的欢欣之情;颈联用典,以雨迎星轺,暗指友人远行。尾联抒发对朋友的祝愿。 【答案】 译文:今天芒种节到来,您要启程远行了。农民们欢喜得极点,立于田间迎接您的马车(星轺)。 注释:芒种: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代把谷黍类作物成熟作为夏收的标志。“今朝”即“今日”。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首句“青翠满池台”,描绘了诗人眼前所见之景,青葱的树木、繁茂的花草,使池边的小台显得更加幽雅宜人;次句“徒增静者哀”是说这些美丽的景色只能引起静者的伤感。第三句“一步一回远”,表明送别的地点离诗人越来越远,暗示着友人离去之后,自己与友人相隔渐远。尾联“君今去不来”则是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全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不事雕绘而意境高妙。 【答案】
诗句翻译: 乘龙人归去,谁复到吾门?薄暮多风雨,知子宿前村。 译文注释: 1. 乘龙人归去,谁复到吾门?乘龙人归来,但谁还会出现在我的门前呢? 2. 薄暮多风雨,知子宿前村。薄暮时分,风雨交加,我知道你会住在前村。 赏析: 《庄纯夫还闽有忆》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创作的一组五言古诗。其中“三子皆聪明,必然早着声”和“若能举孝廉,取道过西陵”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女婿的祝愿与期望
我方来归时,你正迎宾我。 你以道术为重,我是求才的君子。
【注释】 岁暮:年老,这里指诗人在胡南老时已进入晚年。过胡南老:经过胡南老(一作“过胡南客舍”)。 胡床:即交椅,一种可以坐卧的坐具,是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坐卧具之一。挂空壁:挂在壁上。 穷巷有深居:穷巷:偏僻的小街巷;深居:深幽的居处。 晏如:安然自得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以清雅淡远的风格,描绘诗人过胡南老时的情景,表达了对世态人情的超然与旷达。 首句“岁暮过胡南老”,交代了时间、人物和环境
郑子玄不顾雨雪之难走潞河欲寻旧交予惧其或有嗟来也故作诗三章以慰其行 注释:郑子玄(名不详),不顾雨雪之难走潞河,想寻找老朋友。 连天一月雪:大雪纷飞,覆盖了整个天空。 扺张家湾:到达张家湾,一个地名。 难对贫交说:难以和贫穷的老朋友谈论。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郑子玄为朋友郑某写在送行时所写的,表达了他深深的友情和不舍之情。首句点明主题,郑子玄不顾雨雪之难走潞河,是想寻找老朋友。接着
【注释】 1. 梧桐:指梧桐树。 2. 亭亭:形容高耸直立的样子。 3. 中夜:半夜,深夜。 4. 君子:这里指朋友。 5. 相与:相互。 【赏析】 《寓武昌郡寄真定刘晋川先生》是唐代诗人王勃的诗作。这首诗以梧桐比喻朋友。梧桐树密密成行,亭亭玉立,枝叶繁茂;深夜里听见人声,疑是见到了君子(友人)。全诗语言清新自然
【释义】:岁暮,指年底。过胡南老,指经过胡地。河内,指河内郡。《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北筑长城而守藩篱,皆临河为塞”;又三十五年“使蒙恬渡河取狄地”。河外即河内地,今山西永济县西,因有黄河环绕而得名。睢塘,即睢阳,在今河南商丘县南。颂声,歌颂的声音。仪刑,榜样,楷模。 【译文】:岁末时节路过胡地;河内刻碑铭文,流传颂扬之声;百年的林下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