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达祖
洛神一醉未醒。俯鉴窥红影。万绿森相卫,西风静、不放冷。侵晓鸥梦稳。非尘境。棹月香千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荷花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荷花的娇艳与生机。诗句中的“洛神”指的是洛神赋中的洛神,而诗中的荷花则被赋予了洛神的形象和气质。诗人以荷花为画,以洛神为魂,将二者巧妙地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生动的荷花画作。 荷花在这首诗中象征着美丽、纯洁和高雅。诗人通过对荷花的描述
【注释】 风入松 · 茉莉花:词牌名,此为双调小令。 素馨柎萼(jiē)太寒生:素馨的花萼(花瓣)太冷了。 多剪春冰:像剪去许多春日的冰一样。 夜深绿雾侵凉月,照晶晶、花叶分明:夜晚浓绿的烟雾侵袭着清凉的月光,使得茉莉花显得更加明亮晶莹。 人卧碧纱㡡净:有人静静地躺在绿色的纱帘下休息。 香吹雪练衣轻:茉莉花香随风飘散,仿佛是白色的丝带在衣裙上轻轻拂动。 频伽(piáng jī
【诗句释义】 1. "红尘飞不到处":指繁华尘世难以到达的地方。 2. "此地知无暑":此处没有炎热,可以避暑。 3. "乱竹分幽径,虚堂中、自回互":竹林交错形成一条幽深的小路,虚堂中回响着回声,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4. "阴壑生暗雾":阴暗的山谷里弥漫着淡淡的雾气。 5. "飞泉注":泉水从高处飞泻而下。 6. "气入闲尊俎":气息进入酒席上的器具,形容气氛热闹而和谐。 7. "快风度"
玉簟凉 秋是愁乡,自锦瑟断弦,有泪如江。平生花里活,奈旧梦难忘。蓝桥云树正绿,料抱月、几夜眠香。河汉阻,但凤音传恨,阑影敲凉。新妆。莲娇试晓,梅瘦破春,因甚却扇临窗。红巾衔翠翼,早弱水茫茫。 柔指各自未剪,问此去、莫负王昌。芳信准,更敢寻、红杏西厢
诗句解析: 1. 晕粉就妆镜。掩金闺、彩丝未整。趁无人、学指鸳鸯颈。恨谁踏、藓花径。 - “晕粉就妆镜。” 描述了女子在化妆时,用晕染的粉色来装饰自己的脸。"掩金闺"指的是女子隐藏在华丽金门内的房间。“彩丝未整”可能是指女子在整理发饰时,彩色的丝线尚未完全梳理整齐。"趁无人"表示她趁着没有别人的时候。“学指鸳鸯颈”可能是她在模仿鸳鸯的颈部,因为鸳鸯常常被认为是恩爱的鸟类
临江仙:是唐教坊曲名,属“大石调”,后用为词牌名。双调九十七字,前阕十一句四仄韵,后阕十一句五仄韵。 《词谱》谓此调始见于柳永。柳永《乐章集》中共有三首《临江仙》,其中第一首最为著名,其小令云:“暮霭沉沉楚天阔,落花流水香随逝。塞鸿高飞尽,寒雁来过回。乡梦窄,江南雨冷若为怀?愁损离情多少,半竿落日孤村。” 草脚青转:草开始变绿了。 柳梢绿转条苗:柳叶由青转为绿色。条苗:细条。 旧游重到
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 旧游帘幕记扬州。一灯人著梦,双燕月当楼。罗带鸳鸯尘暗澹,更须整顿风流。天涯万一见温柔。瘦应因此瘦,羞亦为郎羞。 注释: - 愁与西风应有约:表达了与秋天的约定,每年的秋天都会感到孤独和忧伤。 - 年年同赴清秋:每年都要一同度过这个清冷的季节,充满了无奈和辛酸。 - 旧游帘幕记扬州:记忆中的旧游之地是扬州,那里的景色总是让人流连忘返。 - 一灯人著梦
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与注释: 兰陵王 汉江侧。月弄仙人佩色。含情久,摇曳楚衣,天水空蒙染娇碧。文漪簟影织。凉骨时将粉饰。谁曾见,罗袜去时,点点波间冷云积。相思旧飞鹢。谩想像风裳,追恨瑶席。涉江几度和愁摘。 诗句释义:在汉江边上,明亮的月光仿佛在玩弄着仙人的玉佩,让人感到心情愉快。她穿着飘逸的楚地服饰,如同天上的水一样清澈透明,映照出美丽的颜色
点绛唇·花落苔香 花落苔香,断无人肯行鹓甃。晚风翻绣。吹醒东窗酒。 犹卧氍毹,明月知人瘦。香消后。乱愁依旧。开□胡酥手。 译文: 花儿飘零,落在苔藓上散发出阵阵香气。然而没有人愿意走过铺设着花纹的石子路。夜晚的微风吹动着绣有图案的帷幔,唤醒了室内摆放的美酒。 我仍旧躺在地毯上,月光似乎能感觉到我的消瘦。香气消散之后,仍然充满了纷乱的愁绪,如同未被解开的胡酥。 注释: - 花落苔香
《蝶恋花》 二月东风吹客袂。苏小门前,杨柳如腰细。胡蝶识人游冶地。旧曾来处花开未。 几夜湖山生梦寐。评泊寻芳,只怕春寒里。今岁清明逢上巳。相思先到溅裙水。 注释: 1. 二月东风吹客袂:在农历的二月份,东风开始吹动人们衣袖上的风。 2. 苏小门前,杨柳如腰细:在苏小小的家门口,杨柳树显得非常细长,像人的腰一样纤细。 3. 胡蝶识人游冶地:蝴蝶知道这个地方是游人的聚集地,所以它经常飞来飞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