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达祖
【注释】 冷截龙腰:形容笛子冷而长。偷拿鸾爪:形容笛音婉转悠扬,宛若鸾凤的爪。楚山长锁秋云:以楚山比喻笛声高远,如同锁住了秋天的云彩。梅华未落:梅花盛开时,还未到秋天。年年怨入江城:每年冬天,江边都会传来笛声,让人产生哀怨之情。千嶂碧:形容连绵不断的山峰呈现出一片绿色。一声清:形容笛声清亮、清脆。杜人间、儿女箫笙:形容人们在音乐中忘却了人世间的烦恼与忧愁。琵琶湓浦,长啸苏门:指诗人在琵琶声中
【注释】: 1. 倦客:厌倦了漂泊的游子。 2,老矣:老了。 3. 不奈春何:无法忍受春天的到来。 4. 湖上:在江南的湖泊上。 5. 南陌:指南京路,是繁华的商业街。 6. 翠楼:绿色的楼房。 7. 远眼愁随芳草:远处的眼望,随着春天来临而忧愁。 8. 湘裙忆着春罗:回忆起曾经穿着的湘江一带的裙子。 9. 枉教装得旧时多:白白地装着许多过去的衣服。 10. 向来箫鼓地:以前演奏音乐的地方。
瑞鹤仙 · 赋红梅 馆娃春睡起。为发妆酒暖,脸霞轻腻。冰霜一生里。厌从来冷澹,粉腮重洗。胭脂暗试。便无限、芳秾气味。向黄昏、竹外寒深,醉里为谁偷倚。 娇媚。春风模样,霜月心肠,瘦来肌体。孤香细细。吹梦到,杏花底。被高楼横管,一声惊断,却对南枝洒泪。谩相思、桃叶桃根,旧家姊妹。 注释: - 馆娃:古代女子的名字,这里指美女。 - 春睡起:春天醒来。 - 发妆:打扮妆容。 - 酒暖:酒温。 -
诗句:不见东山月露香,姚家借得小芬芳。乱莺随趁过宫墙。 译文:东山上的月亮和露水散发香气,那香气仿佛被姚家的庭院所借用,显得格外芬芳。乱飞的黄莺随着风儿穿过了宫墙。 注释:1. 东山:《诗经·郑风》中有“东山之阳”的描述,此处用以指代一个美好的地点。2. 月露香:描述月亮散发出的清香,以及露水的清冷气息。3. 姚家:这里指的是一个与诗人关系亲密的家庭或友人。4. 小芬芳:形容东山月露香虽美
【诗句释义】 山月随着人,翠苹分破秋山影。钓船归尽,桥外诗心迥。 荷花多少,不盖鸳鸯冷。西风定,可怜潘鬓,偏浸秦台镜。 【译文】 山中的月亮随着人而移动,翠苹被分成碎片打破了秋天的山色。钓船都已归了,桥外的心已经远远地飞向远方。 有多少荷花?不盖过鸳鸯的冷清。西风吹起,可惜潘鬓已经斑白,只有它独自映照着秦台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景象,通过细腻的描绘
瑞鹤仙 杏烟娇湿鬓,过杜若汀洲,楚衣香润。回头翠楼近。指鸳鸯沙上,暗藏春恨。归鞭隐隐。便不念、芳痕未稳。自箫声、吹落云东,再数故园花信。 注释: - 杏烟娇湿鬓:形容女子的鬓发因为杏花的气息而变得柔嫩湿润。 - 过杜若汀洲:经过杜若(一种香草)生长的汀洲。 - 楚衣香润:楚国的衣服散发出香气。 - 回头翠楼近:回头看到翠绿的楼阁越来越近。 - 鸳鸯沙上:鸳鸯在沙滩上。 - 暗藏春恨
以下是诗句原文、译文注释、作品赏析及评析: 原文 广寒夜捣玄霜细。玉龙睡重痴涎坠。斗合一团娇。偎人暖欲消。 心情虽软弱。也要人抟搦。宝扇莫惊秋。班姬应更愁。 译文 在寒冷的夜晚,月宫里捣碎了玄色的霜,玉龙沉睡中滑落出痴人的口水。月亮和星宿合成一团美丽的画面,仿佛在人身边散发着温暖。 虽然心情柔软,但也要被拥抱抚慰,不要害怕秋天的到来,班姬也应更加感到忧愁。 注释 1. 广寒:指月宫。
《贺新郎·六月十五日夜西湖月下》是宋代词人辛稼轩的一首词。全词借景抒情,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无奈。 下面是对这首词的逐句翻译: 1. 同住西山下。是天地中间,爱酒能诗之社。(我们住在西山之下,这里是天下间热爱美酒、擅长写诗的聚集之地。) - 注解:西山,代指杭州西湖周围的山。 2. 船向少陵佳处放,尘世必无知者。(我们将船只停在杜甫曾经赞美的地方
【解析】 此词为咏怀之作。首句写西子(即王昭君)的思归之情,次句承上意,说西子以水为衣,风起时衣袂飘扬;三句用《离骚》典,形容其美貌如蛾眉、波曼睩;四句言西子虽美但寂寞无依,只能与白鸥相伴。下阕写道人不似红尘中的俗物,他狂吟作歌,酒气熏天,歌声高亢激越;接着以“冰雪”比喻其人品,并点出其为人清冷;最后两句以“玉奁”(指女子梳妆用的镜匣)和“石城月”相喻,意谓等到今晚,当月亮从石城升起之时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蕙花老尽离骚句。绿染遍、江头树。日午酒消听骤雨。青榆钱小,碧苔钱古。难买东君住。 官河不碍遗鞭路。被芳草、将愁去。多定红楼帘影暮。兰灯初上,夜香初炷。犹自听鹦鹉。 注释:蕙花已经凋谢,只剩下离骚的句子。绿色的树叶已经布满了江边的大树。中午的时候,酒喝完了,听着大雨突然来临。青榆的叶子很小,碧苔的花纹很古老。这怎么能留住春天呢? 官河水流不会阻碍我回家的路。被芳草覆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