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达祖
绿障南城树。有高楼衔城,楼下芰荷无数。客自倚阑鱼亦避,恐是持竿伴侣。对别浦、扁舟容与。杨柳影间风不到,倩诗情、飞过鸳鸯浦。人正在,断肠处。 两山带著冥冥雨。想低帘短额,谁见恨时眉妩。别为清尊眠锦瑟,怕被歌留愁住。便欲趁、采莲归去。前度刘郎虽老矣,奈年来、犹道多情句。应笑煞,旧鸥鹭。 译文: 绿色的屏障在南方的城墙上,有一座高楼直插云天,楼下生长着无数的荷叶。客人们自己倚靠在栏杆上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稼轩的《贺新郎·花落台池静》。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花落台池静。自春衫闲来,老了旧香荀令。酒既相违诗亦可,此外云沉梦冷。又催唤、官河兰艇。匝岸烟霏吹不断,望楼阴、欲带朱桥影。和草色,入轻暝。 注释:花落(花朵凋零)台池(池塘、水潭)静。自从春天穿的衣服闲了下来(穿着宽松),就感觉年华老去,曾经熟悉的香气也消失了。既然不能一起饮酒作诗
《留春令·金林檎咏》是一首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原文如下: 秀肌丰靥,韵多香足,绿匀红注。剪取东风入金盘,断不买、临邛赋。 宫锦机中春富裕。劝玉环休妒。等得明朝酒消时,是闲澹、雍容处。 注释: - 秀肌丰靥:形容女子美丽的肌肤和丰满的面庞。 - 韵多香足:指女子香气浓郁。 - 绿匀红注:形容花朵颜色鲜艳,色彩丰富。 - 剪取东风入金盘:比喻把春天的气息和美好的景象剪取下来。 - 临邛赋
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一涓春水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 注释:故人在溪边,挂着忧愁却无能为力,烟雾缭绕的树木映衬着月光。一丝春水在傍晚时分轻轻触碰着,仿佛带走了片刻的思念,就留下了相思的地方。 译文:故人站在溪边,带着深深的忧愁,烟雾笼罩下的树木沐浴在明亮的月光下。一条小溪在黄昏时分轻轻流淌,似乎带走了片刻的思念,留下相思的地方。 赏析:这首词通过描绘故人站在溪边的情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主要信息点,并结合诗歌的内容、手法及思想情感进行鉴赏分析。 “娇月笼烟,下楚领、香分两朵湘云。”这几句描写了娇美如月的嫦娥,她把香气笼罩在烟雾里,仿佛是从楚地领出来的两朵湘云。诗人用“娇月”、“香”和“湘云”三个词分别描绘出嫦娥的形象,突出了她娇美动人的特点,也表现了她超凡脱俗的气质。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红楼横落日,萧郎去、几度碧云飞。” - 注释:这句描述了一个场景,即一座红楼在夕阳下显得格外美丽(横落日),而萧郎(可能指一位恋人)已经离开。碧云指的是远处的白云,暗示着萧郎离去的次数之多。 - 赏析:这句话通过描绘一个美丽的画面和离别的场景,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2. “记窗眼递香,玉台妆罢,马蹄敲月,沙路人归。” - 注释
眼儿媚·代答 史达祖笔下,七十二鸳鸯,珠佩锁瑶箱。期花等月,秦台吹玉,贾袖传香。十年白玉堂前见,直是翦柔肠。将愁去也,不成今世,终误王昌。 注释与翻译 1. 七十二鸳鸯: - 鸳鸯指夫妻或恋人,此处可能指古代宫廷中的贵族或官员。 - "七十二"表示数量之多,强调其豪华或重要程度。 2. 珠佩锁瑶箱: - 珍珠和翡翠制成的饰品被用来装饰女子,象征财富与高贵。 -
【注释】 飞琼神仙客:指仙女,也指有才情的文人。 因:因为。 游戏:嬉戏。 落:落入。 藉:借。 吟笺赋笔:指写诗作文。 融春恨:融合春天的忧愁和怨恨。 舞裙歌扇:指唱歌跳舞。 遣:送走,打发。 人怨:被人埋怨。 乱云天一角:指天空中只有一朵乌云。 弱水路三千:形容距离遥远。 还因秀句,意流江外:指诗人因为美丽的诗句而感到心旷神怡,仿佛置身江外一般。 便随轻梦,身堕愁边:指随风飘去,落在愁苦之中
鹊翅西风浅。乍疏云垂幔,近月银钩将卷。天上应闲支机石,前度芳盟谁践。便好织、回文锦献。乞得秾欢今夜里,算盈盈、一水曾何远。宁不会,暗相见。 彩楼吹断闲针线。想幽情嫩约,别有藓庭花院。青鸟沈沈音尘绝,烟锁蓬莱宫殿。渐木杪、参旗西转。不怕天孙成间阻,怕人间、薄幸心肠变。又学得,易分散。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失望和无奈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先创作的一首咏物词,全词以春景为题,通过对江南草长莺飞、梨花如雪等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我们来看第一句“金盏子”。这里的“金盏子”是指古代的一种酒杯,也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作者通过描绘“奖绿催红,仰一番膏雨”,表达了春天到来时大地复苏的景象。接着,作者又用“始张春色”来形容春天的到来,使大地焕发生机。 作者转向描写江南的景色。他写道:“未踏画桥烟,江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