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月笼烟,下楚领、香分两朵湘云。花房渐密时,弄杏笺初会,歌里殷勤。沈沈夜久西窗,屡隔兰灯幔影昏。自彩鸾、飞入芳巢,绣屏罗荐粉光新。
十年未始轻分。念此飞花,可怜柔脆销春。空馀双泪眼,到旧家时郎谩染愁巾。袖止说道凌虚,一夜相思玉样人。但起来、梅发窗前,哽咽疑是君。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主要信息点,并结合诗歌的内容、手法及思想情感进行鉴赏分析。
“娇月笼烟,下楚领、香分两朵湘云。”这几句描写了娇美如月的嫦娥,她把香气笼罩在烟雾里,仿佛是从楚地领出来的两朵湘云。诗人用“娇月”、“香”和“湘云”三个词分别描绘出嫦娥的形象,突出了她娇美动人的特点,也表现了她超凡脱俗的气质。
“花房渐密时,弄杏笺初会,歌里殷勤。”这里,“花房渐密时”指的是月亮渐渐升高,月光照亮了嫦娥的花房,使得她与月亮更加亲密。“弄杏笺初会”指的是嫦娥开始使用杏色的丝织品来装饰自己的房间,这种丝织品叫做“杏笺”。这里的“杏笺”是古代女子常用的一种丝织品。“歌里殷勤”指的是嫦娥在唱歌的时候,表现出了殷勤的态度。这几句诗描绘了嫦娥在月圆之夜,与月亮更加亲密,使用杏色丝织品装饰房间,并在唱歌时表现出殷勤的态度,展现了她的多情善感和柔情似水的一面。
“沈沈夜久西窗,屡隔兰灯幔影昏。”这几句诗描绘了夜晚已经深沉,西窗被兰灯的纱幕遮挡着,光线昏暗。这里的“沈沈夜久”指的是夜晚已经深沉。“兰灯”指的是一种用兰花制成的灯笼。这里的“阑影”是指窗帘的影子。这几句诗描绘了夜晚深沉,西窗被兰灯的纱幕遮挡着,光线昏暗,窗帘的影子也随之变得模糊。这一景象给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嫦娥孤独的情感。
“自彩鸾、飞入芳巢,绣屏罗荐粉光新。”这几句诗描绘了彩鸾鸟飞进了美丽的巢穴,绣屏上铺着精美的丝绸,粉光闪耀。这里的“彩鸾”指的是神话中的神鸟,它能够飞行千里,象征着美好和幸福。这里的“芳巢”指的是美丽的巢穴。这里的“绣屏”指的是精美的丝绸屏风。这里的“罗荐”指的是丝绸制作的床上用品。这几句诗描绘了彩鸾鸟飞进了美丽的巢穴,绣屏上铺着精美的丝绸,粉光闪耀,一切都显得那么美丽和温馨。这一句诗赞美了嫦娥的美好形象和她所居住的环境,也表达了诗人对嫦娥的深情厚意。
“十年未始轻分。念此飞花,可怜柔脆销春。”这几句诗描绘了诗人心中感慨万千,十年的时光过去了,嫦娥依然没有离开这里,她仍然像飞花一样温柔脆弱,容易消损春天的美好。这里的“未始”指的是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没有改变。这里的“销春”指的是春天的美好被嫦娥消磨殆尽。这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嫦娥的深深关怀和担忧。
“空馀双泪眼,到旧家时郎谩染愁巾。”这几句诗描绘了诗人眼中充满了泪水,当他回到故乡时,看到家中郎君却依然沉浸在愁绪之中。这里的“郎”指的是诗人的妻子或者情人。这里的“谩染愁巾”指的是他看到郎君依然沉浸在愁绪之中,不禁感叹世事无常和人生多变。这一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悲哀之情。
【赏析】
《忆瑶姬·骑省之悼》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闺怨诗。这首诗通过对嫦娥的描写和对嫦娥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将嫦娥的美丽形象和内心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诗的前两句以“娇月”、“香”、“湘云”等词语描绘了嫦娥的美丽形象和她与月亮的亲密关系;后两句则通过“花房渐密时”的描绘,展现了嫦娥的内心世界,以及她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孤独的恐惧。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将嫦娥的美丽形象和内心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嫦娥的深深关怀和担忧。整首诗情感真挚、感人至深,是一首优秀的闺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