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阳
诗句逐句释义及注释 闻河南捷 - 闻:听到,得知。 - 河南捷:指在河南取得的胜利或消息。 山东群盗复河南,血战中原万蚁酣 - 山东群盗:指的是来自崤山以东的强盗、盗贼。 - 复河南:收复了河南地区。 - 血战中原万蚁酣:形容激烈的战斗如同千千万万的蚂蚁在战斗中一样,激烈而持久。 守似墨城谁却九 - 墨城:这里可能是指一个坚固的防守地点或象征。 - 谁却九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大意,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内容逐一进行分析、判断正误即可。本题中,“注释”部分主要从诗句的字面意思和诗人的情感出发,对每句诗进行简要的解释。“赏析”部分则是根据注释中的解释,分析作者在写作此诗时所要表达的感情。 【答案】 译文: 轻帆小舟从沧州出发,野树纷乱不聚拢。两地之间伤心的河草
【注释】苍茫:广阔无际。正合尘中眼,指眼前所见皆如在梦中。缥缈,形容轻飘浮动的样子。乘:船。江月海云疑是梦,指月亮、大海、云雾都像在梦中出现一样。画图诗卷坐消忧,意思是说看着这些美丽的风景如同欣赏画卷和诗篇一样,可以消除心中的忧愁。沙边细浪随鸥鸟,指沙岸边上的波浪随着海鸥一起漂浮。树里青山入柁楼,指在树林中看到的青山进入船头。行尽驿亭三百里,五更风急住滩头,指的是已经走了三百里的驿站,到了滩头时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根据要求圈定关键句,最后再回到原文进行比对分析即可。“小有天高岂易攀”意思是:小有天宫的高处,难道容易攀登?“元”,同“原”,本来;“潭龙抱雾晴犹黑”,意思是:潭里的神龙被云雾环绕着,在晴天时也显得黑黝黝的,“抱”,环绕、包围;“庭鹤梳风午正闲”,意思是:庭院中的仙鹤在清风中梳妆打扮,到了中午时分最闲适
《雨后喜赋》赏析 李东阳的《次日大雨入夜喜而有作》是一首充满情感波动和细腻观察力的诗作。首联“打窗鸣雨忽来过,坐听欢呼杂棹歌。”描绘了夜晚突如其来的暴雨如何打破了宁静,而渔民们则用欢庆的歌声回应着这场雨。这种描写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力量,也反映了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接纳与欣赏。 颔联“沙口渡喧人语乱,柁头风急水声多。”进一步描绘了雨势之大以及环境之嘈杂,同时通过风急和水声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语言表达的连贯性及赏析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读懂诗的内容,理解其思想情感。此题要求考生逐句翻译,然后写出每句诗句的意思,并分析诗句所蕴含的情感。第一句“莲谷栖真”的意思是:莲花谷口见到深宫,听说山灵住在此地中。“莲谷”指莲台,即佛教所说的净土,是佛菩萨成道的地方。第二句“钟鼓过村春不雨”的意思是:钟鼓敲响,经过村庄,春天不下雨
【译文】 十月的南风吹不散我,要短日赴长途。 和尚敲钟已经过了正午,官船才过丁字沽。 新月今夜真见到你,故乡何处尚迟我? 关河百里来南方的大雁,想问候平安有字无? 【注释】 ①丁字沽:地名,在今天津。②南风不受呼:意指秋风凛冽,寒气逼人。③须将短日赴长途:意思是说,必须度过漫长的冬季才能到达目的地。④僧钟已及午时饭:意指和尚们已经吃过午饭了。⑤官舫(fǎng):官员乘坐的船只。⑥新月此回真见汝
【解析】 本词是作者和明仲的同题唱酬之作。上片写夜宿江上时与友人话旧的情景;下片写别后思念朋友之情,以及对友人清高品性的称赏。全词以江上夜泊始,以江上夜泊终,上下两片结构严密,脉络清晰。 【答案】 ①黑发:指青春年少。②壮年:指年富力强。③茫然:怅惘失意的样子。④绿酒:指青翠色的美酒。⑤九日:指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宴之习。⑥荒城:荒凉的城市。⑦万树烟:形容秋日景色的萧瑟。⑧恨不归西北
天津:即今天津市。 玉帛都来万国朝,梯航南去接天遥。 千家市远晨分集,两岸沙平夜退潮。 贡赋旧通沧海运,星辰高象洛阳桥。 河山四塞喉襟地,重镇还须拥使轺。 注释: 1. 天津:即今天津市。 2. 玉帛都来万国朝,梯航南去接天遥:全国各地的贡品和礼物汇聚于此,商船从南方来此贸易。 3. 千家市远晨分集,两岸沙平夜退潮:早晨市场上人很多,晚上退潮时两岸的沙滩很平整。 4. 贡赋旧通沧海运
和寄庄孔易 同向词垣直禁林,每因公暇得招寻。 看花出郭春游遍,刻烛留诗夜坐深。 世路风波无定所,天涯时节忽惊心。 松林步屧归来晚,相忆空斋只独吟。 注释: 同向词垣:共同在翰林院工作(词垣指翰林院)。 直禁林:直接进入皇宫的树林。 看花出郭:从城外观看鲜花。 刻烛留诗:用蜡烛写诗。 世路风波:世间道路的风波险阻。 天涯时节:天边的季节。 松林步屧:在松树林里散步。 空斋:没有客人时的书房。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