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峤
【注释】 羽檄(xiè):古代用箭翎书写的军事文书。本指传递军情的急报,后泛指紧急的文告。木声:指箭声。 汉国:指汉朝。联翩(piān):形容人接连不断而来。迢递(tiáo dì):遥远而长的样子。张仪: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曾为秦相。韫(yùn)璧行:指携带璧玉而行。毛义:春秋时楚国人,因持书求救被晋兵围困,遂以身殉难。曹风:指《诗经·魏风》,曹国的民歌。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玉甃谈仙客,铜台赏魏君: 这两句诗描述的场景是在一个装饰豪华的宴会场所,可能是一个宫殿或者私人宅邸。"玉甃"指的是用玉石砌成的阶梯或台阶,象征着高贵和优雅;"谈仙客"可能是指一些仙人般的人物,在这里他们聚集在一起,谈论着神仙之事。"铜台"则可能指的是一种古代的台座,通常用于宴请贵宾。"魏君"可能是指一位尊贵的魏国君主,他在这里欣赏着来自远方的客人
诗句释义 池:池塘或水池。 彩棹浮太液,清觞醉习家:彩画的船儿在太液池上飘荡,举杯饮酒沉醉于习家池。 诗情对明月,云曲拂流霞:诗情与明月相互辉映,云雾般的云曲在流霞中轻轻摇曳。 烟散龙形净,波含凤影斜:烟雾散去,龙形变得清晰;波光中蕴含着凤影,显得有些斜斜的。 安仁动秋兴,鱼鸟思空赊:安仁因秋天的到来而触动了内心的思绪,鱼儿和鸟儿也思念着空旷的天地。 译文 彩画的船儿在太液池上飘荡
桥 乌鹊填应满,黄公去不归。势疑虹始见,形似雁初飞 妙应七星制,高分半月辉。秦王空构石,仙岛远难依。 注释: 1. 乌鹊填应满:指喜鹊。古以鹊噪而行人至,因常以乌鹊预示远人将归。 2. 黄公去不归:特指神话中七夕为牛郎、织女造桥使能相会的喜鹊。 3. 势疑虹始见:巧妙地用自然景象比喻桥的美丽与动态,展现了桥的雄伟与优雅。 4. 妙应七星制:形容桥的结构精巧,仿佛天上的星宿在指引着方向。
注释 - 史:这里指历史。 - 马记天官设:马记,可能是人名;天官,指天官星,古人认为天官有执掌天下事务之意。设,安排,布置。 - 班图地里新:班图,古代传说的华夏族的图腾;地里,地支;新,指新的格局、秩序或时代。 - 善谈方亹亹:善于谈论,滔滔不绝。 - 青简见彬彬:青简,指书简或竹简;彬彬,文雅有礼的样子。 - 方朔初闻汉,荆轲昔向秦:方朔,指东方朔,西汉初期的一位著名文人;荆轲
楼 百尺重城际,千寻大道隈。 汉宫井干起,吴国落星开。 笛怨绿珠去,箫随弄玉来。 销忧聊暇日,谁识仲宣才。 注释: 1. 百尺重(chóng)城际:指高楼耸入云霄,有如高耸的城墙。重,重叠、重叠起来的意思。 10638 2. 千(qiān)寻大道隈(wēi):意为宽广的大道弯弯曲曲地延伸在山脚下。 10639 3. 汉宫井干起:用来形容汉宫中的井干结构高大宏伟; 10640 4.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然后抓住关键语句,结合重点词句来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表现手法等;最后还要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价。本题要求对诗句进行注释、赏析,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1)“城:指洛阳城”译文:洛阳是四通八达的要塞之地,三河地区建起了都城。 (2)“飞云霭层阙,白日丽南隅
门 奕奕彤闱下,煌煌紫禁隈。 阿房万户列,阊阖九重开。 注释: 1. 奕奕彤闱下,煌煌紫禁隈:彤门辉煌灿烂,紫禁城巍峨壮丽。彤门是指宫门上的朱红色门楣,紫禁城即紫禁之门,指皇宫。 2. 阿房万户列,阊阖九重开:阿房宫门前排列着成千上万的房屋,宫门大开着。阿房宫是秦朝宫殿的名称,是秦始皇所建。 3. 疏广遗荣去,于公待驷来:疏广辞去了朝廷的高官厚禄,等待四匹骏马的到来。疏广是西汉时期的名臣
宅 寂寞蓬蒿径,喧喧湫隘庐。 屡逢长者辙,时引故人车。 孟母迁邻罢,将军辞第初。 谁怜草玄处,独对一床书。 注释: - 宅:诗题。 - 寂寞蓬蒿径:“蓬蒿径”是形容荒凉的小路,用来形容诗人居住的环境。 - 喧喧:声音大而嘈杂。 - 湫隘:狭窄,低洼。 - 长者辙:指的是有地位和德行的长者所经过的车辙。 - 故人车:老朋友的车子。 - 孟母迁邻罢:孟母为了教育孟子,曾搬家到邻居
市 阛阓开三市,旗亭起百寻。 渐离初击筑,司马正弹琴。 细柳龙鳞映,长槐兔月阴。 徒知观卫玉,讵肯挂秦金。 译文: 在繁华的市场里,有三条街市同时开放。 旗亭高耸入云,高达百尺。 荆轲开始击筑,秦王正在弹琴。 细柳的龙鳞在阳光下闪耀。 长槐树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幽静。 只看到他们欣赏卫国的玉璧, 却不肯为秦国的重金所动。 注释: 1. 市:市场。 2. 阛阓(huán mài):市场。三市:三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