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
诗句 ```markdown 鼠,在《本草纲目》中被列为兽部之首。它的名称包括锥、老鼠、首鼠、家鹿等。在气味上,牡鼠(雄鼠)入药时不用雌鼠,其粪便则可以煮服,用于治疗伤寒劳复发热和女子月经不通等症状,甚至还可以作为不死之脂使用;而牡鼠的尿液则可用来滴耳,用以治疗耳聋。 ``` 译文 - “鼠”:指的是鼠类动物。 - “释名”:解释或命名的意思。 - “气味”:指动物的性状、味道等特性。
本诗是关于牛、羊、水牛、马乳都可以制作成酪,其中以水牛乳制作的酪味道更为浓厚,甘酸寒,无毒。它具有治疗热毒,止渴,解散发利,除胸中虚热,身面上热疮,肌疮,止烦渴热闷,心膈热痛的作用。同时它还能润燥利肠,摩肿,生精血,补虚损,壮颜色。 译文: 牛羊水牛马乳皆可作酪,水牛乳制者味浓。 气味甘酸寒,无毒。 能治热毒,解渴,散风利喉,除胸腹虚热等疾。 能润燥利肠,消肿止痛,生精血,补虚损,壮色。
本草纲目·兽部·猫牛 释名:毛犀 气味:角(即犀角):酸,咸,凉,无毒。 主治:惊痫癫狂。
《本草纲目》中的“兽部·麝”部分主要介绍了麝香的释名、气味、主治以及附方等相关内容。以下是对《本草纲目》中关于麝香的相关条目的详细解析: 1. 释名与气味 - 释名:《本草纲目》将麝香称为“射父”,意指其具有香气,类似于獐子的气味。 - 气味:麝脐香被描述为辛、温、无毒,这种性质使其在中医中常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2. 主治与应用 - 中风不省:使用麝香二钱,研末后加清油二两,和匀灌下
诗句: 本草纲目 · 兽部 · 水獭 译文: 《本草纲目》中记载,动物的肝脏被称为“水狗”。 气味为:甘、温、有毒。 主治虚劳咳嗽,用水獭肝烧灰,酒送服。 用于治疗肠痔出血,用水獭肝烧为末,每服一钱,水送下。 若下血不止,用水獭肝一具煮熟,加五味吃下。 注释: 1. 释名:“释名”在这里是指解释或说明某个名称或术语的含义。在这个语境中,“释名”指的是对“水獭”这一名称的解释。 2. 气味
《本草纲目·兽部·鼠》 注释: 妇女孤瘕(月经来时,因惊恐、悲伤或经受疾风暴雨而得此病,病状是精神恍惚,月经不通) - “妇女孤瘕”:妇女在经期由于惊恐、悲伤等原因导致的疾病。 - “病状是精神恍惚,月经不通”:患者精神恍惚、月经不能正常排出。 - “胸、胁、腰、背等处感到疼痛,小困难,喜食欲呕”:胸部、胁部、腰部和背部等部位疼痛,且出现轻微不适和恶心呕吐的症状。 - “象怀孕的样子”
【诗句】:酥 【译文】:酥,是一种食品。 【注释】:酥:一种食品,主要由牛奶或羊奶经过发酵、熬煮制成,口感柔滑,常用于烹饪和甜品制作。 【赏析】:酥是中国传统美食之一,尤其在西北地区广受欢迎。它不仅味道独特,还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如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对身体健康有益。在古代,酥也常被用作滋补品,如补五脏、利大小肠等功效,可见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诗句解析: 1. 兔 - 此词在《本草纲目》中特指一种动物,此处可能指的是兔子,但具体含义需根据上下文确定。 2. 释名明 - “明”在这里可能是对“兔”的另一种称呼或解释。 3. 气味肉:辛、平、无毒。屎:咸、寒、无毒。血:咸、寒、无毒。 - 描述的是兔子不同部位的属性和特性。肉味辛平无毒,屎味咸寒无毒,血味咸寒无毒。 4. 主治肉:凉血,解热毒,利大肠。血:凉血活血,解胎中热毒。催生易产。
诗句: ``` 肾虚腰痛。用鹿角屑三两,炒黄,研为末。每服一匙,空心服,温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妊娠腰痛。用鹿角尖五寸长,烧赤,浸一升酒中,再烧再浸数次后,研为末。每服一匙,空心服,酒送下。 妊娠下血。用鹿角屑、当归各半两,加水三碗,煎成一碗半,一次服下。二服可愈。 胎死腹中。用鹿角屑三匙,煮葱豉汤和服,立出。 胞衣不下。用鹿角屑三分为末,姜汤调下。 筋骨疼痛。用鹿角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一钱
诗句: 鹿茸,身体虚弱,头昏眼黑。用鹿茸(酥炙或酒炙)、鹿角胶(炒成珠)、鹿角霜、阳起石(煅红,酒淬)、肉苁蓉(酒浸)、酸枣仁,柏子仁、黄芪(蜜炙)各一两,当归、黑附子(炮)、地黄(九蒸九焙)各八钱,辰砂半钱,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主服,温酒送下。此方名“斑龙丸”。 译文: 鹿茸,身体虚弱,头昏眼黑。用鹿茸(酥炙或酒炙)、鹿角胶(炒成珠)、鹿角霜、阳起石(煅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