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
诗句:关塞天涯黑,精魂一倍丹。 译文:在遥远的边关,天空显得异常的阴暗,仿佛整个天际都是一片漆黑。我的精神和魂魄似乎变得格外明亮,如同被赋予了双倍的力量。 赏析: 这首诗是王夫之悼念亡妻的作品,表达了他对亡妻的深情怀念和对亡妻灵魂的关切。首句“关塞天涯黑”,形象地描绘了边疆的阴郁景色,同时也象征着亡妻离他而去后的孤独与寂寞。接下来的“精魂一倍丹”,则表现了他内心的坚定和对亡妻深深的怀念
注释: 岳峰悼亡四首 其一:不愁云步滑,慊慊故慵来。多病霜风路,馀生隔岁回。凤绡残染泪,蛛网誓封苔。旧是销魂地,重寻有劫灰。 译文: 不用担心云步滑,我心已经倦怠不愿再来。多病让我在霜风中行走困难,剩余的余生只能隔年归来。曾经的凤绡上残留着泪痕,蜘蛛网上誓言封住了苔藓。那片曾是令人销魂的地方,现在再次寻找只有劫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岳峰对逝去妻子的悼念之作
【注释】 岳阡:墓地。初甃:开始砌砖。君:指你。拜姑嫜:祭奠你的母亲。地下:指阴间。容:能。人间:指阳间。别已长:分别已经很久了。蝶飞:蝴蝶飞舞。三月雨:农历三月的雨。枫落一林霜:秋天的枫叶落下,满林都是霜冻。还凄绝:还让人感到凄惨。余魂半渺茫:你的灵魂已经模糊不清了。 【赏析】 这是妻子对亡夫的悼亡诗。开头二句写丈夫去时,妻子刚把墓穴砌好,丈夫就匆匆离去了;第三四句是说,人死之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赏析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赏析诗句‘小圃忙挑菜,闲窗笑读书””,这是对诗句的赏析,需要结合全诗分析,然后进行赏析即可。注意从思想内容、手法、表现效果等方面考虑。 【答案】 来到犹自喜,仿佛近檐除。 小圃忙挑菜,闲窗笑读书。 忽惊身尚在,莫是客凌虚。 楚些吾能唱,魂兮其媵余。 译文
注释:寒光清冷至极,一半映照于东峰之上。霜气消散初弦微明,烟雾弥漫素影重重。江山群动息声,河汉九霄被封。迥绝宵钟后,吾生定有几重逢。 赏析:此诗描写了夜晚的月色。首联写月色清冷,一半映照于东峰之上。颔联写月亮初升时,霜气消散,初弦微明,烟雾弥漫,素影重重。颈联写月光照耀下,江山群动都静止了,河汉九霄都被封锁。尾联写诗人在月夜中独坐思考,觉得人生有限,可能一生都不会再有这样的月色
诗句与译文对照: 1. 己不勉明,则人无从倡,道无从弘,教无从成矣。 - 注解:己 指的是自己;不勉明 表示不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倡 在这里指带头或引领;道 指的是道理、道德;弘 意为弘扬;教 指的是教育。整句意味着如果个人不努力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那么其他人将无法引领,道理和教育也将无法发扬光大。 2. 既明其理,尤详其事,君子之所以耄而好学,有余善以及天下后世也。 - 注解
诗句释义 张子正蒙注卷五至当篇:张子(即张载)在其注解《正蒙》卷五的章节中,将内容进行了重新整理和阐述。 此章旧分为二,今合之:这个章节原本被分为两部分,现在已经合并在一起进行讲解。 胜兵之胜,胜在至柔,明屈伸之神尔:在战争中取胜的关键就在于“至柔”,并理解到“屈伸相感之神”。 兵以求伸者也,而胜以柔,屈伸相感之神,于斯见矣:战争的目的是追求伸展,而胜利则依赖于“柔”的力量
以下是对《张子正蒙注卷五至当篇》的逐句释义: 1. 故知礼成性而道义出,如天地位而易行: - 这句话出自《张子正蒙注卷五至当篇》,王夫之在此处阐述了道德与礼仪的关系。他认为,通过遵循道德规范,人的本性就会得到培养和提升,从而使得外在的行为也合乎礼仪,就像天地各安其位、各司其职一样自然顺畅(“道义出”意为行为合乎正义)。 2. 知极于高明,礼不遗于卑下,如天地奠位而变化合一,以成乎乾、坤之德业
张子正蒙注卷五至当篇 无不容然后尽屈伸之道,至虚则无所不伸矣。 于人有君子小人,于世有治乱,于己有富贵、贫贱、夷狄、患难,天地之化至大,其屈伸非旦夕之效也。人所以不能尽屈伸之道者,遇屈则不能容也。至虚,则古今如旦暮,人我如影响,交感于太和之中而神不损。龙蛇蛰而全身,尺蠖之伸在屈,浩然之气,亘古今而常伸。“言忠信,行笃敬,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利害于我何有焉? “君子无所争”,知几于屈伸之感而已。
张子正蒙注卷五至当篇 若无施不宜,则何业之有! 无施不宜,是指不随意行动,所遇皆顺。知道这一点,就不会感到怨天尤人,而是能够乐天知命、敦厚仁义,在不断的修养中前行。 天下何思何虑,行其所无辜,斯可矣。 “天下何思何虑”,是说不要过多地思考和忧虑。行其所无辜,即行事要合乎道义,不做亏心事,问心无愧。这两句话体现了一种顺应自然、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旧本分为二,今合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