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
拟古诗十九首 其十五 古人不可期,今人当奈何。对酒乍相忘,援琴发清歌。适意方在兹,忧患徒相如。愤世而忘己,吾生亦有涯。商山采芝人,迹迩心自遐。 诗句翻译与注释: 古人不可期,今人当奈何。 - 关键词: 古人、不可期 - 注释: 古代的人难以预测未来,我们现代人应当如何应对? 对酒乍相忘,援琴发清歌。 - 关键词: 对酒、忽相忘、援琴、发清歌 - 注释: 喝着酒忽然之间忘记了所有烦恼
这首诗是《拟古诗十九首》的第十三篇。诗人以南山为题材,通过对山的高度、云的流动和人的心境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世事多变的感慨。 “南山崔以嵬,上与浮云连。”诗人以山为主题,描绘了南山的高耸入云,与漂浮的云彩相连的景象。这里的“崔以嵬”形容南山的陡峭,而“浮云连”则表现了云雾缭绕的壮丽景象。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显了南山的高大和壮观。 “俯视何浩浩,飞鸟翔其间。”诗人从山顶俯瞰
【解析】 此诗为《古诗十九首》之一。诗人以拟人手法,将春天、泉水、草木比作人,写出它们在春天里的不同情态:春日里,小草被踏平,小路被挖通;泉水旁的树木没有绿叶,只有鸟儿在清晨与傍晚时发出阵阵啼声;泉边的游人对春风的到来毫无知觉。接着诗人又从反面说明泉水边的人无知无觉的原因:他们不知道春天已经来了,只顾自己匆匆忙忙地赶路而忘记了欣赏眼前的美景。诗人感叹于泉水边的游人的无知无觉和不知春秋
【解析】 “白月”二句,点明时间,写秋夜的景致;“开轩”三句,写远望,抒发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答案】 白月流素天,微霜满空际。 开轩极远目,清霄何迢递。 仲秋元鸟归,季秋阳雁至。 染丝弄机杼,纵横成锦字。 上有永别离,下有金石誓。 不知将寄谁,绸缪结封识。 置之不忍视
以下是对李白的《拟古诗十九首·其十一》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1. 诗句释义:日落登崇冈,顾望青天高。四维何茫茫,浮云但萧骚。群动既非一,吾身若秋毫。自非精诚彻,蠕动徒巳劳。精魄无固存,奄忽成焄蒿。及今百年内,何者终吾操。 2. 译文:太阳落山后登上崇高的山峰,望着高远的天空。四周似乎无边无际,只有飘渺的白云在轻轻摇曳。万物的运动都显得如此不同,我的身体如同一根微不足道的毛发
【注释】 1.淇水:即黄河,源出山西省境内。2.朝歌:古都城名,在今河南淇县。 3.广陌:指大道。4.冠盖:指官吏的帽子和车盖。5.彯(lú):盛饰。6.素波:白绢,指琴弦。7.师延:指东汉时有名的音乐家师旷。8.亡千载:已过了千年。 9.黄鹄:黄口的鹅。 10.阿傩、阿耆婆:都是印度神话中善舞的神,这里借指歌舞。 11.高楼:指高楼上的女侍。 12.离思女:离别思念的女子。青蛾:皱眉的样子。
所思不可见,所怨不可移。 忽如飘风集,贸贸何所之。 平生交与好,长逝相追随。 中野飞磷光,白日为之迷。 函意以永世,千载将谁知。 注释:所思之人不能相见,所怨恨之情无法消除。就像突然之间有一阵风聚集过来,不知要带往何方。我们平时相交的朋友和知己,却因长久的离别而无法再相互追随。在野外飞起一片磷火,阳光都被它们的光芒所迷惑了。心中的情感如同永恒的记忆一般深长,千年之后又谁能知道呢?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拟古诗,模仿古诗十九首的风格,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渴望和无奈。下面是逐句释义: 1. 涤涤秋宇清,泫泫华露滋。 “涤涤”形容秋日天空清澈明亮,“泫泫”则指露水晶莹剔透。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新的秋日景象,露珠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晶莹。 2. 冉冉弦月微,杳杳双星期。 “冉冉”形容月亮渐渐升起的样子,“杳杳”则表示时间的流逝。这两句诗描绘了夜晚的宁静,月亮缓缓升起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殷勤重殷勤,置酒遥相期。 注释: "殷勤"意指深情款待或热情。"重殷勤"强调了多次的殷勤之情。"置酒"意为放置酒杯,"遥相期"意味着相隔遥远地相互约定。 - 译文: 我反复地表达我的深情和期待,希望我们能在遥远的地方相聚。 2. 华烛摇虚慵,流光动哀丝。 注释: "华烛"指的是华丽的烛火,常用来象征富贵或美好。"摇虚慵"表示烛火摇曳不定,给人一种虚幻而无力的感觉
诗句释义 1 梧桐生井干:描述梧桐树生长在井台上。 2. 桐叶落井中:桐叶落在井水中。 3. 结缡事君子:女子结婚,与君子成家。 4. 飞蓬附秋风:随风飘散的草如飞蓬一般依附秋风。 5. 秋风有息时:比喻人生无常,秋风即生命。 6. 飞蓬委荒阡:飞蓬随风飘落到荒芜的田间。 7. 间关逐君行,中道悲弃捐:形容在人生的道路上艰难地追随丈夫,但中途悲伤地被放弃或抛弃。 8. 依君日苦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