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
诗句输出:修善过如修亭馆,种德高于种花木。 译文注释:修行善事如同修建亭台楼阁一般,种下德行比种植花卉树木更为高尚。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修善和种德的高度重视,将其视为人生修行的首要任务。通过比喻,诗人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道德修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诗句输出:四时芳菲人不知,蜂犹有鼻蝶有目。 译文注释:四季花开香气扑鼻,人们却无从知晓
【解析】 本篇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四句,每句五个字,押平声韵。“七”字韵。 译文:七十岁的我吟诵着五言古体诗十首。我的五个儿子三个女儿,侥幸地像祖辈一样。贤和愚都挂在我的心上,嘲笑陶渊明敢效法杜甫的诗。长男最近寄书来说,长女已经化为泥土。嗟叹七十岁的人,哭悼四十个女儿。这女孩怀抱着恨很久了,嫁不到好人家。她的丈夫实际上像鸱鸮一样,他舅舅像狼和虎一样凶猛。诉讼诬告欲杀我,家破人亡谢官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题柯德阳扫尘斋》。下面逐句进行释义: 1. 尧舜上圣姿,犹以学为事。 【注释】尧舜(yáo shùn)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君明主,他们具有超凡的气质和才能。"上圣"是对他们的尊称,表示他们的地位崇高。然而,即使是尧舜这样的圣人,也需要不断地学习。 2. 矧伊匪生知,不学知不致。 【注释】“矧”是一个连词,表示更况;“匪”即“非”,表示不是
诗句释义 1 诗人而寿者,近有数老仙。 - 注释: “诗人”指诗作中表达了作者的长寿或对生命态度;“寿者”即长寿之人。此处指那些寿命较长的诗人。 - 赏析: 这一句强调了长寿与诗歌创作之间的关联,指出长寿的诗人在诗歌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2. 后有陆放翁,前有曾茶山。 - 注释: “陆放翁”指的是南宋诗人陆游,以其豪放的词风和深沉的情感著称;“曾茶山”指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通读全诗,把握诗意,然后逐句分析,理解诗句意思,注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幼尝习古诗,生平不满百”,意思是小时候学过古诗文,一生不满一百岁;“人生如蜗牛,欲升一丈壁”,比喻自己年事已高,不能像蜗牛那样爬得快而高;“我幸七尺身,燥土馀三尺”,意思是自己有幸活到七十岁,但只有三尺高的身躯,与土地的一寸相比,微不足道;“目此寸进难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理解其思想内容,然后结合题目要求进行赏析。 本诗前四句是说“今”之所以能“知”到“古”,是因为“世有书史”。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现在之所以知道古代的情况,是由于世上还有书籍和史书。”后四句是说“后”之所以信“今”,也是因为“有书史”。这两句的意思是说
【注释】 晦庵:即陆九渊(1139—1193),南宋哲学家、教育家,世称象山先生。 感兴诗:即感兴篇,是陆九渊的代表作之一。 近人:即后来的人或当代之人。 曼卿:指苏轼,字子瞻(1037—1101)。 喝咄:喝叱声。 野狐禅:指禅宗中的一些非正统的修行方法。 欧公:即欧阳修(1300—13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孟子:即孟轲(约前372—约前289),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人物,主张人性本善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以及语言风格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特别是诗中重点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着注解和相关注释进行理解分析。本题要求考生对“七言绝句”逐句释义并赏析,注意从“结构”、“手法”、“内容”、“情感”等方面作答。 首先要注意题干中“七言绝句”,即要求对“七言绝句”逐句解读,然后是逐句解释。在解题时首先要明确每句话的意思
七十翁吟五言古体十首 后山与简斋,仅年四十九。 后山和简斋是诗人的好友(或称“同僚”),他的年纪只有四十九岁。 诗少句句佳,天地同不朽。 尽管诗写得不多,但每一句都写得很精彩,就像天地一样永恒不朽。 予幼初学诗,一日赋一首。 我在年轻时就学习写诗,一天能够写一首。 颓龄忽七十,诗果传后否。 我突然到了七十岁,我的诗作是否能够流传后世呢? 侥幸擢儒科,邂逅至郡守。 我侥幸考中了儒科(科举)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的《读孟君复赠岳仲远》。下面是逐句释义: 维岳武穆王,复雠议不合。 维岳武穆王,指的是南宋的岳飞,他因为收复失地而受到争议。 老桧卖中原,神龙困蚁𠾱。 老桧卖中原,形容奸臣出卖国家利益。神龙困蚁𠾱,比喻奸佞之人如同困在蚂蚁中一样,难以摆脱。 维孟忠襄公,缓兵策弗纳。 维孟忠襄公,指的是南宋的孟珙,他在战场上英勇善战,但因主张和谈而被拒绝。缓兵策弗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