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上圣姿,犹以学为事。
矧伊匪生知,不学知不致。
可学而不学,是谓自暴弃。
俯首就占毕,又患学不至。
恭惟天地心,无极一生二。
阴阳既已判,太少二生四。
生生滋无穷,科斗积乳孳。
籀篆隶真行,同文或以异。
因继几前王,册府建中秘。
号为蓬莱山,校书及正字。
计资不量材,抱椠剔蠹蘱。
尸优副劣间,颠倒足笑喟。
之子读五车,便腹为箧笥。
合登天禄阁,太一照藜吹。
顾使跧蓬蒿,饭茹宫有侐。
陈蕃扫天下,借曰未得位。
扫我方册尘,我有笔为彗。
雠勘极精审,披阅尽劬瘁。
残火秦坑遗,断简汲冢出。
端倪究盘颉,古初探炎𤎩。
五十衍蓍爻,九百采稗记。
微吟泣山精,幽啸却野魅。
净几如我心,暗室了无愧。
老夫敢苦口,曰此艺成易。
点画考讹讹,是亦学之次。
迩年斯道衰,无奈异端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题柯德阳扫尘斋》。下面逐句进行释义:
尧舜上圣姿,犹以学为事。
【注释】尧舜(yáo shùn)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君明主,他们具有超凡的气质和才能。”上圣”是对他们的尊称,表示他们的地位崇高。然而,即使是尧舜这样的圣人,也需要不断地学习。矧伊匪生知,不学知不致。
【注释】“矧”是一个连词,表示更况;“匪”即“非”,表示不是;“生知”指的是天生的智慧或才能;“不致”意味着无法达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不是天生的智者,没有学习就无法达到智慧的境界。可学而不学,是谓自暴弃。
【注释】“可学”指的是可以学习的东西;“不学”是指不去学习;“自暴弃”是指自我放弃、自我毁灭的行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可以学习,但如果不去学习,就会自我放弃,自暴自弃。俯首就占毕,又患学不至。
【注释】“俯首就占毕”指的是低头弯腰去做那些琐碎的事情;“又患学不至”意思是担心学习不够深入。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在学习上的焦虑和努力。恭惟天地心,无极一生二。
【注释】“恭惟”是恭敬地思考或考虑;“天地心”指的是天地之心,比喻宇宙万物的规律;“无极一生二”是一种哲学概念,指一切事物都是从无极中分化出来的,而二则是其中的一部分。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宇宙规律的敬畏和思考。阴阳既已判,太少二生四。
【注释】“阴阳”指的是天地之间相互对立的两种力量或现象;“判”是指分开;“太少二生四”是一种数学概念,指一加一等于二,再加上二就是四。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法则的观察和理解。生生滋无穷,科斗积乳孳。
【注释】“生生”指的是不断繁衍生长的意思;“滋无穷”是指繁衍生长没有尽头;“科斗”指的是汉字的笔画;“积乳孳”是指积存、积累的意思。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繁衍和知识积累的赞美。籀篆隶真行,同文或以异。
【注释】“籀篆隶真行”指的是不同的书写字体:籀是古代的大篆;篆是小篆;隶是秦朝时期的隶书;真行则是楷书。“同文”是指相同的文字;“异”指的是不同。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文字演变的观察和认识。因继几前王,册府建中秘。
【注释】“因继”是指继承;“几前王”指的是过去的帝王;“册府”是指国家的重要档案;“建中秘”是指建立重要的机密文件。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传承和文化遗产的尊重和珍视。号为蓬莱山,校书及正字。
【注释】“号为蓬莱山”是古人对学问山海的称呼;“校书”是指校勘书籍;“及正字”是指校正文字。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学问的追求和实践。计资不量材,抱椠剔蠹蘱。
【注释】“计资”是指计算能力或资源;“不量材”是指不考虑个人才能;“抱椠”是指抱着书籍;“剔蠹蘱”是指消除蠹虫。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的认识。尸优副劣间,颠倒足笑喟。
【注释】“尸优”是形容一个人才华横溢;“副劣”是指才能低下;“颠倒”是指互相比较;“足笑喟”是指足以让人发笑叹息。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才华与能力的感慨。之子读五车,便腹为箧笥。
【注释】“之子”是指年轻人或后辈;“五车”是指五车书;“便腹为箧笥”是指年轻一代能够掌握大量的知识和学问就像是装满书的箱子一样。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后辈人才的培养和期望。合登天禄阁,太一照藜吹。
【注释】“天禄阁”是指藏书楼;“太一”是北斗星之一,这里用来象征智慧和光明;“照藜吹”是指智慧的光芒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和智慧的崇拜和追求。顾使跧蓬蒿,饭茹宫有侐。
【注释】“跧”是指藏身于低处;“蓬蒿”是指草莽中的植物;“饭茹宫有侐”是指生活在皇宫中却缺乏尊严和权利。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陈蕃扫天下,借曰未得位。
【注释】“陈蕃”是东汉时期的大臣;“扫天下”是指治理国家;“借曰未得位”是指暂时没有得到应有的位置或权力。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政治地位和权力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扫我方册尘,我有笔为彗。
【注释】“方册”指的是书本或文献;“尘”是指灰尘;“笔为彗”是指用笔扫除污垢。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学识和能力的自豪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批评。雠勘极精审,披阅尽劬瘁。
【注释】“雠勘”是指核对和审查;“极精审”是指非常仔细和准确;“披阅”是指翻阅阅读;“尽劬瘁”是指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心血。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和辛勤付出。残火秦坑遗,断简汲冢出。
【注释】“秦坑”是指秦始皇的陵墓;“断简”是指断裂的竹简;“汲冢”是指战国时期楚国的墓葬。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古代文化遗产的珍爱和保护意识。端倪究盘颉,古初探炎𤎩。
【注释】“端倪”是指迹象或开端;“究盘颉”是指研究古代文字;“炎𤎩”是指上古时代的一种象形文字。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字和文明的探索和研究。五十衍蓍爻,九百采稗记。
【注释】“五十衍蓍爻”是指用五十个蓍草占卜得到的卦象;“九百采稗记”是指用九百个稗草记录的笔记或记载。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占卜文化的研究以及自己的学术成就。微吟泣山精,幽啸却野魅。
【注释】“微吟”是指低声吟唱;“泣山精”是指哭泣着驱赶山中的精灵;“幽啸”是指低声啸叫;“却野魅”是指赶走野鬼或邪恶之物。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邪恶的排斥。净几如我心,暗室了无愧。
【注释】“净几”是指清静的书桌;“如我心”是指符合自己内心的要求或状态;“暗室”是指没有光亮的地方;“了无愧”是指没有任何愧疚或不安。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静和诚实的坚持和追求。老夫敢苦口,曰此艺成易。
【注释】“老夫”是指作者自称;“苦口”是指直言不讳的劝诫或忠告;“曰此艺成易”是指认为通过努力可以达成目标,无需过于谦虚或担忧。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自信和对未来的信念。点画考讹讹,是亦学之次。
【注释】“点画”是指书写时的笔画;“考讹讹”是指检查错误并纠正它;“是亦学之次”是指这也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或步骤。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书法技艺的认可和对学习过程的理解。迩年斯道衰,无奈异端炽。
【注释】“迩年”是指近几年来的情况;“斯道衰”是指这个领域或学说衰落了;“无奈异端炽”是指无法改变其他异端思想或学说的盛行。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当前学术状况的关注和忧虑。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古诗,通过诗歌展示了作者对于学习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