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与简斋,仅年四十九。
诗少句句佳,天地同不朽。
予幼初学诗,一日赋一首。
颓龄忽七十,诗果传后否。
侥幸擢儒科,邂逅至郡守。
几死坐此耳,诗于我何负。
寿长诗故多,才短诗故丑。
苟活许作诗,馀生付诗酒。

七十翁吟五言古体十首

后山与简斋,仅年四十九。
后山和简斋是诗人的好友(或称“同僚”),他的年纪只有四十九岁。
诗少句句佳,天地同不朽。
尽管诗写得不多,但每一句都写得很精彩,就像天地一样永恒不朽。
予幼初学诗,一日赋一首。
我在年轻时就学习写诗,一天能够写一首。
颓龄忽七十,诗果传后否。
我突然到了七十岁,我的诗作是否能够流传后世呢?
侥幸擢儒科,邂逅至郡守。
我侥幸考中了儒科(科举),后来还遇到了一位郡守。
几死坐此耳,诗于我何负。
有一次我差点因为一首诗而丧命,但这与我有什么关系呢?
寿长诗故多,才短诗故丑。
我活了这么长久的时间(寿命很长),诗歌自然也就多了;我的才能有限(才华不济),所以写的诗就显得拙劣。
苟活许作诗,馀生付诗酒。
只要苟且活着,我就可以写诗,我将余生的岁月都交给了诗和酒。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的感慨。诗人在年轻时就喜欢写诗,但因为各种原因,他并没有写出太多好的作品来。直到他七十岁时,他才有机会考中儒科,并在郡守的帮助下,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诗篇。然而,由于他的才能有限,这些诗篇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流传。尽管如此,诗人还是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将余生的岁月都献给了诗和酒。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艺术的执着和对人生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