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尝习古诗,生平不满百。
人生如蜗牛,欲升一丈壁。
我幸七尺身,燥土馀三尺。
目此寸进难,涎尽喙不湿。
平生修省心,不啻震虩虩。
晚若蹈虎尾,更甚履愬愬。
庶几其可免,宁受冻饥厄。
徒步胜安车,亦勿乘下泽。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通读全诗,把握诗意,然后逐句分析,理解诗句意思,注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幼尝习古诗,生平不满百”,意思是小时候学过古诗文,一生不满一百岁;“人生如蜗牛,欲升一丈壁”,比喻自己年事已高,不能像蜗牛那样爬得快而高;“我幸七尺身,燥土馀三尺”,意思是自己有幸活到七十岁,但只有三尺高的身躯,与土地的一寸相比,微不足道;“目此寸进难,涎尽喙不湿”,“涎”指口水,“喙不湿”指口水都流干了;“平生修省心,不啻震虩虩”,意思是平时修身养性,不敢懈怠,唯恐有所过失,好像心被震动了一样;“晚若蹈虎尾,更甚履愬愬”,意思是到了晚年如果遇到老虎尾巴,那情况就更加严重了;“庶几其可免,宁受冻饥厄”,意思是也许可以免除祸害,宁可忍受挨饿受冻的困苦。最后两句是作者对人生的总结,意思是:我虽然年老体衰,但还不至于完全丧失生命之本,只要不懈怠修身养性,就能避免灾祸。
【答案】
译文:
幼时学习过古文,一生不满一百岁。人比蜗牛爬得慢,想要爬上高处却力不能及。幸运地活到七十岁,只有三尺高的身躯,与土地的一寸相比,微不足道。看着自己前进缓慢,口水都流干了,还是得不到满足。平时修身养性,不敢懈怠,唯恐有所过失,好像心被震动了一样。到了晚年如果遇到老虎尾巴,那情况就更加严重了。也许可以免除祸害,宁可忍受挨饿受冻的困苦。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反映了他对自己坎坷一生的回顾和反思。首联“幼尝习古诗,生平不满百”是说幼年时学过古诗文,但一生没有超过百岁;颔联用“如蜗牛”来比喻自己的衰老和行动的缓慢;颈联进一步说明由于年迈,身体已经不如以前强壮;尾联则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
全诗以“我”为中心展开叙述,通过对比自己和其他生物的衰老过程,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岁月易逝的感慨。在写法上,诗人运用对比、夸张等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