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泛舟西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第一句:丙申上巳七日后,一主二宾夫岂偶。 注释:「丙申」指的是农历日期,「上巳」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一般在三月三日或四月四日举行。「上巳」之后过了七天,也就是「七月」,这是「丙申」的第七天。这里的「一主二宾夫岂偶」,意思是说有一个主人和两个客人,这主人和客人的身份并不偶然。 第二句:遣车却骑钱塘门,主人满船富殽酒。 注释
【注释】 将相棨戟门:棨(qí)戟,古代的仪仗。 六辔驾群軜:辔,缰绳,驾驭马的工具;軜,通“騑”,快马。 七十返初服:返,返回原处;初服,指平民百姓的服装。 珠履中:中,鞋底中心部位;珠,珍珠。 不许青鞋靸:靸,同“趿”,拖着鞋子走路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题赠诗。孟君是作者友人,岳仲远是其表弟。诗写孟君送别友人回乡的情景。全诗四句,前二句写孟君送别时隆重的场面
【注释】 函谷: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县北。 青牛:道家用语,指老子。 敷落帝八言:即《道德经》的八个章节。 膏肓祟:喻指病重,比喻危害严重。 杨墨:指杨朱和墨子的思想。 兼爱:墨子主张“兼爱”,反对不仁。 为国膏肓祟:喻国家因无道而受害深重。 外若示兼爱:表面上提倡兼爱。 实则内自为:实际上只是自己为自己打算。 愚民:愚昧之民。 儒冠:古代读书人的帽子。 辟:通“避”。 拔白立赤帜
【注释】 记三月十日西湖之游吕留卿主人孟君复方万里为客:在《西湖》一诗中,作者自述三月十日游览西湖的经历。方万里:方千里。为客:作客。 我时颓然乎其间,看朱成碧辰至酉:在这期间,我时而悠然自得地漫步其中。看朱成碧是说夕阳映衬着朱红的桃花,而到了黄昏时分,天色已由红变绿。看朱成碧:形容夕阳下,桃花的颜色像由红变绿。辰至酉:指时间,从早晨到傍晚。 健啖晚菘兼早韭,快赏调冰仍雪藕:品尝美味的晚菘和早韭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送别朋友时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下面是逐句释义: 1. 之子博古今,妙年著儒冠。 - “之子”指的是你(指曹士弘)。 - “博古今”表示学识渊博,通晓历史。 - “妙年”是指你年纪轻轻就有大成。 - “著儒冠”指戴着儒家学者的帽子。 2. 顾肯易戎服,屑为游徼官。 - “顾肯”是指你愿意放弃戎装,穿上文士的衣服。 - “易戎服”是指改变你的服装或身份。 -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整体内容。这首诗是作者对吴门王治中、元俞都中参政和伯大孙先人的赞美之词。诗中不仅赞扬了他们家族的历史背景、个人品质,还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我们对每一句进行分析: 1. 君家两参预,汉代韦平氏。 - 这是对两位祖先的描述,他们的家族在汉代就已经参与了政治活动,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2. 留耕而耕存,惟有是以似。 - 描述了他们在政治舞台上的活跃状态,尽管身处官场
诗句解析与译文 三月初五日孟君复王元俞治中十人同会分韵得诗字 - 诗句: “春光九十日,半为风雨欺。” - 译文: 春天的光景大约有九十天,一半时间被风雨所侵扰。 - 注释: 这句表达了春天天气多变,有时晴朗美好,有时却因风雨而受到损害,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感慨。 人生一百年,怀抱无好时。 - 译文: 人生能有一百年的寿命,然而在这段时间内,怀抱中却没有一个美好的时候。 - 注释:
孟君复赠王侯元俞诗两皆英妙神奇次韵 孟侯与王侯,妙年俱作州。 穷穷鬼揄我,汝堪并英游。 汝无曲逆计,汝无裨谌谋。 汝乃蹄涔水,可配江河流。 仓卒不能答,吐舌瞠双眸。 二侯不自贵,屑与耄叟俦。 歌岂有檀板,舞亦无珠韝。 磨玉藉沙石,以故交情绸。 盖公曹参舍,角里张良求。 绿鬓间白发,一献还一酬。 俗态动枘凿,对面风马牛。 二侯不我弃,庶哉企前修。 注释: 1. 孟君:指孟侯。 2. 王侯:指王侯。
注释: 三月六日,我再次用韵作诗两首。 忘形尔汝:忘却形与影,彼此相戏。尔汝,古人互相称呼的昵称。 日诗酒:整天饮酒作诗。 闭户拒客:闭门拒绝客人。 笑泄柳:笑语中泄露出柳暗花明的春意。 慷慨酩酊:豪情满怀,如醉如痴。 若楚云梦:就像楚地的云梦泽一样广阔无边。 吞八九:像吞没八九个太阳一样,形容气势浩大。 隔桥暂许:暂时允许你住在桥边。 莫待寄书凭雁鳞:不要等到书信寄到
【注释】 百杯:一百杯酒。善食酒:善于品鉴酒。肘生柳:形容美酒如手捧玉肘,令人心醉。貌醉:表面上喝醉了。戒亢悔:不因酒醉而骄傲自满。一斟一酌乾用九:指饮酒时每喝一杯要斟酌再三,每一杯酒都要喝得恰到好处。犹龙:指张华。《晋书》记载他“常谓才士为龙,不肖为虫。有才而不遇谓之蛟”。世岂无斯人:世上难道没有这样的人吗?渔网可致皆常鳞:用渔网可以捕到很多常在水边的鱼。蜾蠃(yíng luò)螟蛉(mí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