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
【注释】 升堂:登堂。熙怡:喜悦、和悦。一署:一个官署。 鼓舞:以音乐或言语激发。父老、儿童:老人与小孩。书画船:有画的船只。水晶宫:比喻美如水晶的宫殿,这里指美丽的长兴县城。杨柳:柳树。花正红:形容花开得正好。寄诗筒:把诗写在小筒里送给别人。 【赏析】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用简练的笔触描绘了长兴的美景和自己的愉快心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流畅
十月十九日小酌分韵得里字【注释】:1. 十月十九日:即农历十月九日,因“十”和“九”字形相近(古时以“十”为阳,“九”为阴),故称其为“阳九”。2. 小酌:饮小酒。3. 分韵:按韵脚押韵。4. 得里字:诗中用“里”字为韵。5. 奠国荷隆栋:奠,祭祀;荷,承受;隆栋,高大的栋梁;比喻国家承受着重任。6. 扶世纳夷轨:扶,扶助;世,指世俗;纳,接纳;夷,少数民族;轨,规矩、法度。7. 勋庸
【注释】 正月初四后十馀日病嗽不能出杂书十首:正月十四日后十多天,因病咳嗽不能出来。杂书:指各种书籍。 皋:山边高地。 残雪霁:初雪已止。霁,雨后天晴。 想见东风还:想象春天的东风吹拂大地。还,回旋。 览:观赏。 无间:空隙,间隙。 城市:城郭、城镇。鬨:通“哄”,喧嚷,热闹。灯火:灯光。 元夕:元宵节,又称灯节。 物华:景物,自然风光。 栖栖:忙碌不安貌。坐羁旅:在旅途中坐着。 嘿嘿:悲叹声
正月初四后十余日病嗽不能出杂书十首 赏析古代诗歌之美 1. 诗句原文 正月初四后十余日,病嗽不能出。杂书十首,乃方回所撰。此诗描绘诗人在疾病缠身中仍坚持写作的艰辛,以及他对文字的热爱和执着。其中,“客久已无味,更苦赀用乏”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无奈和对精神追求的坚守;“年迈欲不竞,仍著疾病压”则揭示了诗人面对衰老与疾病的双重压力,依然坚持创作的决心。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
译文: 正月初一之后过了十多天,我病了不能出门。杂书十首。 近代一个人,我的故乡老朱先生。 甲子年如现在我还活着,还能活上十多年。 漳州又回潭州,说经入从班。 没有多久党祸发生,委顺不怨天。 剩下的日子不多了,小子们要努力啊。 注释: 1.正月初四后十馀日:正月初四之后十多天。 2.病嗽不能出:生病咳嗽而不能出门。 3.杂书十首:指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诗句注释】 正月初四后十馀日病嗽不能出 —— 这是说诗人在正月十四之后十多天,因为患了咳嗽而无法出门。 杂书十首 —— 指诗的十首。 西邻几老革 —— 这里指的是住在西面的邻居,已经衰老了。 六博喝雉卢 —— 六博是一种博具,用六个小球进行游戏,雉卢是博具中的一种,用来掷六博。 倚楼俯长道 —— 靠在楼上向下俯瞰长长的道路。 饮豪语言粗 —— 饮酒豪放,说话粗鲁。 东邻乃贩子 ——
【解析】 这是一首写病中的苦况和对生命的认识。首联“有马可代步,无马徒步行”,意思是有马可以代替步行,没有马则必须徒步而行。这一句中,“可”字的用意是表示让步,强调有马时可以代步,无马时则要徒步而行。“无马”句的意思是说没有马则必须徒步而行,“徒步行”与上句“代步”相对应,都表现了生病时的无奈。第二联“有酒醉亦佳,无酒神思清”,意思是有酒时可以醉,无酒时则神思清。这句诗中
注释: - 正月初四后十馀日病嗽不能出杂书十首 - 注释:正月十四之后大约过了二十来天,生病咳嗽,无法出门,于是写下了十首诗。 - 炯炯君子心,至死能忍贫 - 注释:你那明亮的君子之心,直到死都不能忍受贫困。 - 炎炎小人胆,为利宁杀身 - 注释:那些小人的心脏,因贪恋利益而宁愿牺牲生命。 - 我年三纪后,登朝忤权臣 - 注释:我在三十岁之后,登上朝廷与权臣作对。 - 逮逾四五纪
【注释】 1. 喜宾旸归:喜,喜悦;宾旸,即王宾旸,字宾旸。归,归来。这首诗是作者在鲁公的山居中作,王宾旸归后所作。 2. 鲁翁秀山归:秀山,指秀山别墅,位于杭州西北的钱塘县。这里指王宾旸从秀山别墅回来。 3. 虚翁钱塘留:虚翁,指作者自己。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这里指作者在钱塘居住。 4. 中秋前三日:中秋节前三天,即八月十四日。 5. 西东各登舟:西东,指南方和东方。登上船
【注释】 正月初四后十馀日——正月初四之后过了十几天。 病嗽(sòu)不能出——咳嗽病没有痊愈,不能出门。 杂书十首——指《杂诗》十首。 夏日客此楼——在这夏天的时节来这座楼中作客。 买冰敌炎暵(hàn)——买了冰块用以驱散炎热。暵,同“炎”。 冱寒不买冰,辍费用买炭——天气严寒时,不买冰块而花钱去买炭火取暖。冱寒,严寒之气候。 冰炭役浮生,倏忽凉燠(yù)变——用冰块与烧炭这两种东西来打发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