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久已无味,更苦赀用乏。
年迈欲不竞,仍著疾病压。
相望五百年,老杜卧夔硖。
疲瘵困茧丝,遐荒敝戈甲。
谁方拥倾城,乐死有玉柙。

正月初四后十余日病嗽不能出杂书十首

赏析古代诗歌之美

  1. 诗句原文
    正月初四后十余日,病嗽不能出。杂书十首,乃方回所撰。此诗描绘诗人在疾病缠身中仍坚持写作的艰辛,以及他对文字的热爱和执着。其中,“客久已无味,更苦赀用乏”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无奈和对精神追求的坚守;“年迈欲不竞,仍著疾病压”则揭示了诗人面对衰老与疾病的双重压力,依然坚持创作的决心。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更体现了他的精神品质。

  2. 译文及解析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僦居背古城,楼西耸乔木。两年见黄落,雪尽欲再绿。往时春鹊雏,理巢乳哺续。不归视吾儿,于此拜饥腹。穷山况味等,差胜客景独。
    译文:
    我租了一间房子背对古城,楼的西边矗立着高大的树木。两年过去,看到黄叶落下,雪也融化了,大地又要开始生长新绿。以前春天,我看到小鹊雏筑巢产卵,小鹊雏吮奶吃食。我不在家看自己的孩子,就在这里为他祷告,祈求他能吃饱肚子。虽然身处穷山之中,但这里的景色却让我感觉比出门在外还要好。
    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环境和个人经历,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诗人在描述自然景色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深刻内涵的诗歌作品。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感人,是一首优秀的古典诗歌佳作。

  3. 赏析与讨论
    此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楼西耸乔木”比喻诗人孤独而坚韧的精神世界,“黄落”与“雪尽”则象征着人生的变迁与无常,而“病嗽不能出”则反映了诗人身体上的不适和精神上的挣扎。此外,诗人还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如“穷山况味等,差胜客景独”。

《正月初四后十余日病嗽不能出杂书十首》是一首充满哲理与美感的诗歌,它不仅展示了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世界,更体现了他深邃的思想境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这首诗不仅是文学创作的典范,也是中华文化瑰宝之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