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岁亦未春,骤暖似炮烙。
衣汗欲索扇,一变雪霰作。
头岑万钧重,喉棘痰屡壳。
旬日不能出,如虎坐受缚。
脱或死客中,何异纥干雀。

【注释】

正月初四后十馀日病嗽不能出杂书十首:正月十四日以后十多天,因为患了咳嗽病不能出门。杂书指《文选》。

献岁亦未春,骤暖似炮烙:献岁即农历正月,未春指还没有春天。骤暖犹言“急热”。

衣汗欲索扇,一变雪霰作:衣服因出汗而湿透,想要拿扇子扇风,突然下起了雪花和冰雹。

头岑万钧重,喉棘痰屡壳:形容头部沉重如山岳,喉咙像有尖锐的骨头刺入,痰多得像壳一样坚硬难咳。

旬日不能出,如虎坐受缚:经过十几天的咳嗽,好像老虎被捆绑住一样,动弹不得。

脱或死客中,何异纥干雀:如果这样继续下去的话,就会像匈奴王呼韩邪单于的儿子、名叫“纥干沙”的俘虏那样死去。

【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是一首七言歌行体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描写诗人生病咳嗽不能出门的情况。全诗通篇采用比兴手法,把患病比喻为猛兽的束缚、寒流的侵袭、冰雪的覆盖、雷雨的袭击等。生动地写出了疾病给人带来的痛苦折磨。

“正月初四后十馀日病嗽不能出”,诗人在正月初四之后,十天左右的时间,得了病,咳嗽得无法外出。“病嗽”指感冒,也就是现在的普通感冒。“不能出”说明病情严重。“杂书”是《文选》,指生病期间读书耽误了。

“献岁亦未春,骤暖似炮烙”,正月十四日以后十多天,因为患了咳嗽病不能出门。“献岁”是农历正月,“未春”指没有春天。“骤暖”指天气骤然转冷,“炮烙”原是古代的一种酷刑。

“衣汗欲索扇”,由于天气寒冷,汗液浸湿了衣服,想拿扇子扇风却反而更冷。“索”在这里是动词,意为寻找、寻求,意思是说找不到东西来扇风。

“一变雪霰作”,天气的变化无常,一会是雪花飘飘,一会又是霰粒纷飞,形容变化莫测。

“头岑万钧重”,“岑”是指山峰连绵不断的样子。“万钧重”指头很重,形容头痛得厉害。

“喉棘痰屡壳”,喉咙里像有锋利的骨头刺入,痰多得像外壳一样坚硬难咳。“棘”指尖锐的意思。“壳”就是外层包着内层的硬壳。

“脱或死客中,何异纥干雀”,如果这样继续下去的话,就会像匈奴王呼韩邪单于的儿子、名叫“纥干沙”的俘虏那样死去。“客中”指旅途中的人。“纥干沙”是匈奴王呼韩邪单于的儿子的名字。这个典故出自《史记·匈奴列传》,意思是说如果一直这样咳嗽不止的话,就要像那个叫做“纥干沙”的匈奴王的儿子那样死于旅途之中了。

这首诗写诗人因生病咳嗽而无法出门的痛苦生活。全诗语言平实自然,形象生动具体,善于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