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曾寿
题节庵师崇陵种树图 【注释】 帝(帝王):指皇帝。 恩(恩德):恩惠。 戴(加在头上):承。 臣土:指国土,即中国。 哀(悲伤):悲痛。 辞(告别的言语):告辞。 百尔:你们。 畴能:怎能。 呜呼:叹词。 我先皇:我的先皇。 没世:一生。 幽忧圣:深沉的忧虑。 怛恻(duò cè):悲苦。 在心:在心里。 爱护:爱护、关怀。 逾(yu2):超过。 实:实在。 谅:相信。 深宫:皇宫。 群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沈观丈见赠》。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诗句释义: - "高云作时霖,小雨成薄霿。" - 这两句描述了天空中乌云密布,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大雨,而雨后的天气却异常干燥。 - "变灭须臾期,杲杲同一梦。" - 这里用“变灭”比喻风云变幻,“杲杲”指明亮,暗示虽然风云变幻,但最终都会归于沉寂,如同梦境一般。 - "才老天心奇,文字极所纵。" - 随着年岁增长
【注释】 (1)寄怀:寄托情怀。陈师傅韬庵先生,即指陈师道,字无己,号后山居士,人称“陈无己”,故称“陈师傅”。 (2)太白:这里指李白,唐代著名诗人。睒睒:明亮的样子,形容月亮光芒四射。 (3)西清:指唐朝的长安。钟鼓梦西清,如见颜色槁。梦中听到长安的钟鼓声,仿佛看到老师容颜枯槁。 (4)张老:指张方平,唐宰相,以直言敢谏闻名。堂堂送张老,言我送别张方平时,他神情庄重。 (5)仓皇:匆忙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七言绝句。诗人通过“饭罢坐摊书”“野果秋场宽”等细节描绘了一幅清静、安逸的田园生活画面,表现了作者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也透露出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无奈,表达了作者的忧患意识和深沉的人生感慨。 【答案】 示例: 三台山 (清)袁枚 阴雨连朝昏,虫鸟共啾唧。 饭罢坐摊书,静影自汲汲。 野果秋场宽,寒翔啄馀粒。 笠锄辟蔬畦,岁事未遑毕。 衣食定须几,辛勤或难给。
这首诗是明朝的杨慎所作,描述了他在明朝建立之初,被派往各地监造陵墓的情况。诗中充满了他对国家忠诚、对人民关爱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死亡的淡然和超脱。 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毅力无艰难,至诚终格应。 义激将作臣,集事效速迅。 合沓万灵趋,奔走百执骏。 哀哉苍梧葬,娥皇终袝舜。 薄海动悽怆,百国赴观临。 坎闭空灵舆,匍匐臣力尽。 璨璨翠玉珰,遗佩承懿训。 岂意远小臣,宠锡绝贵近。
我昔官京华,趋曹日仆仆。 我过去在繁华的京城任职,每天忙碌不停。 戢影今海隅,朝夕困驰毂。 现在隐居在海边的角落里,早晚奔波劳累。 命坐磨蚁旋,了不异城谷。 命运安排让我像蚂蚁一样忙碌不停,但与城市的生活并无太大的区别。 书堂逾十里,日往共咿喔。 书房离这里有十里路,每天往返都要吟咏诗词。 稍演刘项争,未毕论孟读。 稍微演绎一下刘邦项羽争夺天下的故事,还未读完《论语》和《孟子》。 穿鼻贫所甘
【注释】 有欢非世同:有欢乐的,不是与世人相同。 我生眷师友:我一生敬重师友。 半世芳馨绝:我的一生,芳馨之气已断绝。 菲菲九渊底:微细而幽深地潜藏在九渊之下。 峨峨千仞雪:高耸入云的万丈高山积雪。形容山势之峻拔。 波流万人海:波涛汹涌,像人潮一样。 吊影弥孤孑:孤独地对着影子哀叹。 繁冤枕遗书,魂梦向谁说:满腔的冤屈和悲痛,只有寄寓在遗书中,灵魂也随遗书飞去,可又向谁述说呢? 悱恻散原翁
苕雪与觉先弟先后寄菊数十种日涉小园聊复成咏 亦有高秀姿,亭亭满月相。 得霜乃清严,禁雨不悽怆。 空室了无悦,得意千载上。 龙章虽隽烈,天黥偶遗忘。 出为一大事,甘此诗酒放。 注释: 1. 苕雪:作者的表字。 2. 觉先弟:作者弟弟名觉先。 3. 数十种:指几十种菊花。 4. 涉:游赏、漫步。 5. 聊:暂且。 6. 亦有高秀姿:也有高洁挺拔的气质和风度。 7. 亭亭:形容身材修长。 8. 清严
夜色满柴门,二人自成世。 众木霜气中,叶黄影在地。 竹筱拥寒溪,相虬入烟态。 贫家惟白晓,庭空静如寺。 遥柝转寥天,疏星耿三四。 清言不世出,万象破幽寐。 归写良夜图,清冷难题字。 注释: 1. 夜色满柴门,二人自成世。 - 描述夜晚时分,月光洒满了柴门,仿佛有两个人在其中生活。 2. 众木霜气中,叶黄影在地。 - 在寒冷的霜气中,树木的叶子已经变黄,影子在地上显得格外清晰。 3. 竹筱拥寒溪
【注释】 1. 苕雪:作者的朋友,字觉先。 2. 觉先弟:指作者的兄弟。 3. 日涉小园聊复成咏:每日游览小园,姑且吟咏以自娱。 4. 故人:朋友。 5. 慰我癖:安慰我的爱好(即爱菊)。 6. 海槎:泛指远方的航船。 7. 诸弟:作者的兄弟。 8. 幽居忽豪奢:突然变得奢华起来。 9. 愧我所持约:惭愧于自己坚持的简朴生活。 10. 无物酬芳嘉:没有东西回报菊花的美。 11. 资生日以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