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遵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热闹的海上贸易场景,展现了新嘉坡(新加坡)繁荣的商贸景象。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一、会饮黄龙去,驮经白马来 - 注释:“会饮”指的是商船聚集在一起共同庆祝或交流的场景,而“黄龙”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活动或仪式。 - “驮经白马”,这里的“驮经”可能指的是携带经书或货物的船只,而“白马”则象征着和平与友谊。 - 赏析:此句表达了一种商业繁荣和文化交流的氛围
注释:新嘉坡杂诗十二首 其五(光绪十七年至二十年作) 裸国原狼种,初生赖豕嘘。 吒吒通鸟语,袅袅学虫书。 吉贝张官伞,千兰当佛庐。 人奴甘十等,只愿饱朱儒。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新加坡的诗,描述了新加坡的自然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状态。首联“裸国原狼种,初生赖豕嘘”,描绘了新加坡的原始环境,如同一片荒无人烟的土地。颔联“吒吒通鸟语,袅袅学虫书”,形容新加坡人民学习各种语言和文字,如鸟语般自然流畅
这首诗是光绪十七年至二十年所作的新加坡杂诗十二首中的第七首。下面是逐句释义和注释: 化外成都会,迁流或百年。 化外之民(即非中国化的外国人),聚居之地成为都会,人们在此迁徙,可能已经过去了百年。 土音晓鴂舌,火色杂鸢肩。 土音,指当地语言;晓鴂,即杜鹃,一种鸟类;火色,指火焰的颜色;鸢肩,指的是鹰类的翅膀。这里描绘了一个场景,当地人使用当地的语言,与自然界的生物如杜鹃鸟和鹰类一起共存。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并翻译诗歌句子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然后根据句意理解来做出判断。具体到本题,首先明确诗句的意思。“既遣和戎使,翻贻骄倨书”,意思是:既然派了和好使者,反而收到了骄慢的书信;“改书追玉玺,绝使复轺车”,意思是:改变文书追回皇帝的印章,断绝使者的车马;“唇齿相关谊,干戈百战馀”,意思是:唇齿相依的友谊,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征战,现在才实现;“所期捐细故
【译文】 没有穿红绣的莲纹袜,先夸白脚底生霜。 穿着平头鞋拖着宝靸,指环闪着金光钢。 一踢就能跑千万里,单衫却只有裲裆。 不必医治带下病,药物就在女儿箱。 【注释】 1. 新嘉坡杂诗:是晚清诗人黄遵宪所作的一组诗,共12首。 2. 不着红蕖袜:不穿红色的莲花图案袜子。 3. 白足霜:白色的脚底像霜一样冷。 4. 平头拖宝靸:穿着平头的鞋子拖着宝靸。 5. 约指眩金钢:戴着戒指闪着金光。 6.
绝好留连地,留连味细尝。 侧生饶荔子,偕老祝槟榔。 红熟桃花饭,黄封椰酒浆。 都缦都典尽,三日口留香。 注释:这是一首描写新嘉坡杂诗的诗篇,描述了当地的特色食品和风情。首联“绝好留连地,留连味细尝”表达了诗人对这里的留恋之情。颔联“侧生饶荔子,偕老祝槟榔”则具体介绍了当地特产荔枝和槟榔。颈联“红熟桃花饭,黄封椰酒浆”描绘了当地美食和饮品。尾联“都缦都典尽
【注释】 ①括地:括收土地。债:指战争赔款。 ②台高:即“台高悬”。极天:极目远望,形容地势的高峻。 ③行筹:指筹画策略,谋划。 ④軏(zhōu):一种弓。𪄟(cháng):一种箭。 ⑤博进:用钱买官。 ⑥十掷軏成鞬(jiān):“十中一”的典故。意思是十次射箭九次不中,而一次命中。比喻赌博中的输赢无常,不能指望。 【赏析】
这首诗是光绪二十年至二十三年间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 诗句释义: 1. 「卅载安危系」:三十载的国运安危都悬于一人之手。 2. 「中兴郭子仪」:比喻国家需要像郭子仪这样的杰出人物来振兴。 3. 「屈迎回鹘马」:面对回鹘(古代游牧民族)的挑战,不得不屈身接受其马匹。 4. 「羞引汉龙旗」:因为羞愧于自己的行为,不愿意再使用象征汉族统治的龙旗。 5. 「正劳司宾馆」
【注释】 蕞尔:渺小;句骊国,古国名。 群知:众人都知道。 本图:本意。 迁怒:转移愤怒。 西皇:指周朝的末代皇帝周赧王。 患转深蝉雀:祸患转移到细小的蝉和雀头上。 威终让虎狼:最后只能任凭虎狼欺凌。 弟兄同御侮:兄弟共同抵御外侮。 莫更祸萧墙:不要再在宫廷之内发生祸事。 【赏析】 此诗是光绪二十年(1894)至二十三年(1897)作者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作的一组纪事诗。《马关条约》签订后
《书愤 其四》是陆游在光绪二十年至二十三年间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领土被侵占的痛心疾首和无奈感。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陆游深沉的爱国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动荡不安和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通过详细分析诗句的内容、含义及其背后的故事,本赏析将深入探讨诗人的情感世界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从诗句“古有羁縻地,今称隃领州”入手,可以解读出诗人对于历史上的羁縻之地和现今所称呼的隃领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