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登吉
诗句释义: 1. 小人不知君子之心,曰燕雀焉知鸿鹄志;君子不受小人之侮,曰虎豹岂受犬羊欺。跖犬吠尧,吠非其主;鸠居鹊巢,安享其成。缘木求鱼,极言难得;按图索骥,甚言失真。恶人借势,曰如虎负嵎;穷人无归,曰如鱼失水。九尾狐,讥陈彭年素性谄而又奸;独眼龙,夸李克用一目眇而有勇。 - 注释: - 小人不知道君子的用心,就像燕雀不可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君子不会受到小人的侮辱
诗句 ``` 女道曰巫,男道曰觋,自古攸分;男僧曰僧,女僧曰尼,从来有别。羽客黄冠,皆称道士;上人比丘,并美僧人。檀越、檀那,僧家称施主;烧丹、炼汞,道士学神仙。和尚自谦,谓之空桑子;道士诵经,谓之步虚声。 菩者普也,萨者济也,尊称神祗,故有菩萨之誉;水行龙力大,陆行象力大,负荷佛法,故有龙象之称。儒家谓之世,释家谓之劫,道家谓之尘,俱谓俗缘之未脱;儒家曰精一,释家曰三昧,道家曰贞一
【诗句】 出人群而独异,如鹤立鸡群;非配偶以相从,如雉求牡匹。天上石麟,夸小儿之迈众;人中骐骥,比君子之超凡。怡堂燕雀,不知后灾;翁里醯鸡,安有广见。马牛襟裾,骂人不识礼仪;沐猴而冠,笑人见不恢宏。羊质虎皮,讥其有文无实;守株待兔,言其守拙无能。 【译文】 在人群中脱颖而出显得特别,就像仙鹤站在鸡群中央;不是通过伴侣相随,而是像野鸡寻找雄性伙伴。天上的麒麟象征着小孩们超越众人的能力
诗句释义:去除杂草,是为了种植更好的庄稼;滋润树木的枝叶,不如先稳固它的根基。世间的路总是充满了杂草和荆棘,必须去除掉,而人们内心的迷茫和困惑也需要被打开,以便找到正确的道路。 译文:除去那些不好的杂质,才能种下美好的庄稼;滋养树木的枝叶,不如先稳固它的根部。在这个世界上,总是有很多杂草和荆棘,我们必须去除它们,而人们的内心也常常充满迷惑和困惑,我们需要打开这些迷雾,寻找到正确的道路上。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动物及其象征意义的诗,通过描绘各种动物的特性和行为,寓言了人生或社会的哲理。 诗句: - 麟为毛虫之长,虎乃兽中之王。 - 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犬豕与鸡,谓之三物。 - 騄駬骅骝,良马之号;太牢大武,乃牛之称。 - 羊曰柔毛,又曰长髯主簿;豕名刚鬣,又曰乌喙将军。 - 鹅名舒雁,鸭号家凫。 译文: - 麒麟是毛虫中的首领,老虎是动物中的王。 - 麒麟、凤凰、乌龟和龙
《幼学琼林·卷四·释道鬼神》 ``` 晋之阮瞻,作《无鬼论》,干宝撰《搜神记》。颜子渊、卜子商,死为地下修文郎;韩擒虎、寇莱公,死为阴司阎罗王。至若土谷之神曰社稷,干旱之鬼曰旱魃。魑魅魍魉,山川之祟;神荼郁垒,啖鬼之神。仕途偃蹇,鬼神为之揶揄;心地光明,吉神自为之呵护。 ``` 译文: 阮瞻在晋朝时期写了《无鬼论》,而干宝则撰写了《搜神记》。颜回、卜商等人死后化为地下的修文郎;韩擒虎
诗句 如来释迦,即是牟尼,原系成佛之祖;老聃李耳,即是道君,乃是道教之宗。鹫岭、祗园,皆属佛国;交梨、火枣,尽是仙丹。沙门称释,始于晋道安;中国有佛,始于汉明帝。 译文 释迦牟尼和老子(李耳)都是佛教和道教的始祖;佛陀和老子都是宗教的领袖。佛教中的鹫岭和道教中的祗园都是佛教和道教的圣地;佛教中的交梨和道教中的火枣都是修炼成仙的药物。僧人自称“释”,源于晋代的道安
```plain 世人惟不平则鸣,圣人以无讼为贵。 上有恤刑之主,桁杨雨润; 下无冤枉之民,肺石风清。 虽囹圄便是福堂,而画地亦可为狱。 与人构讼,曰鼠牙雀角之争; 罪人诉冤,有抢地吁天之惨。 狴犴猛犬而能守,故狱门画狴犴之形; 棘木外刺而里直,故听讼在棘木之下。 乡亭之系有岸,朝廷之系有狱,谁敢作奸犯科; 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续,上当原情定罪。 囹圄是周狱,羑里是商牢。 桎梏之设
幼学琼林·卷四·技艺 医士业岐轩之术,称曰国手;地师习青乌之书,号曰堪舆。卢医扁鹊,古之名医;郑虔崔白,古之名画。晋郭璞得《青囊经》,故善卜筮地理;孙思邈得龙宫方,能医虎口龙鳞。 注释: 1. 医士:从事医学的人。岐轩之术:指岐伯和轩辕黄帝的医术。国手:形容技艺高超。 2. 地师:研究地理方位的人。青乌之书:指风水、相地的书。堪舆:堪是指地形,舆是方位,合起来指堪舆家。 3. 卢医扁鹊
``` 幼学琼林·卷四·讼狱 古之五刑,墨、劓、剕、宫、大辟;今之律例,笞、杖、死罪、徒、流。 释义:古人的五种刑罚是墨、劓、剕、宫、大辟;现代的刑法条例是笞、杖、死罪、徒、流。 上古时削木为吏,今日之淳风安在;唐太宗纵囚归狱,古人之诚信可嘉。 释义:古人用木头刻成官吏的形象来管理百姓,而今天却找不到这种淳朴的风气了;唐明皇(唐太宗)释放罪犯让他们回到监狱,这是古人诚实守信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