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不知君子之心,曰燕雀焉知鸿鹄志;君子不受小人之侮,曰虎豹岂受犬羊欺。跖犬吠尧,吠非其主;鸠居鹊巢,安享其成。缘木求鱼,极言难得;按图索骥,甚言失真。恶人借势,曰如虎负嵎;穷人无归,曰如鱼失水。九尾狐,讥陈彭年素性谄而又奸;独眼龙,夸李克用一目眇而有勇。
指鹿为马,秦赵高之欺主;叱石成羊,黄初平之得仙。卞庄勇能擒两虎,高骈一矢贯双雕。司马懿畏蜀如虎,诸葛亮辅汉如龙。鹪鹩巢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
人弃甚易,曰孤雏腐鼠;文名共抑,曰起凤腾蛟。为公乎,为私乎,惠帝问虾蟆;欲左左,欲右右,汤德及禽兽。鱼游于釜中,虽生不久;燕巢于幕上,栖身不安。妄自称奇,谓之辽东豕;其见甚小,譬如井底蛙。父恶子贤,谓是犁牛之子;父谦子拙,谓是豚犬之儿。
诗句释义:
1. 小人不知君子之心,曰燕雀焉知鸿鹄志;君子不受小人之侮,曰虎豹岂受犬羊欺。跖犬吠尧,吠非其主;鸠居鹊巢,安享其成。缘木求鱼,极言难得;按图索骥,甚言失真。恶人借势,曰如虎负嵎;穷人无归,曰如鱼失水。九尾狐,讥陈彭年素性谄而又奸;独眼龙,夸李克用一目眇而有勇。
- 注释:
- 小人不知道君子的用心,就像燕雀不可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君子不会受到小人的侮辱,因为老虎和豹子是不会接受狗和羊的欺负。
- 跖犬吠叫是因为它的主人不是它的主人。
- 缘木求鱼,形容很难实现。
- 恶人借势力,就像是面对强敌时仍要硬拼。
- 穷人没有地方可以回去,就像鱼儿失去了水一样。
- 九尾狐批评陈彭年虚伪又奸诈。
- 独眼龙夸赞李克用有勇力。
2. 指鹿为马,秦赵高之欺主;叱石成羊,黄初平之得仙。卞庄勇能擒两虎,高骈一矢贯双雕。司马懿畏蜀如虎,诸葛亮辅汉如龙。鹪鹩巢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
- 注释:
- 指鹿为马,指的是秦朝的赵高欺骗皇上的行为。
- 叱石成羊,形容黄初平得到了仙人的点化,能够变成一只羊。
- 卞庄勇敢地擒住了两只老虎,高骈一箭射中了两只雕。
- 司马懿畏惧蜀国如同怕老虎一样,而诸葛亮辅佐汉室就像一条龙一样。
- 鹪鹩筑巢不过是一根树枝,鼹鼠饮水也不过是满肚子。
3. 人弃甚易,曰孤雏腐鼠;文名共抑,曰起凤腾蛟。为公乎,为私乎,惠帝问虾蟆;欲左左,欲右右,汤德及禽兽。鱼游于釜中,虽生不久;燕巢于幕上,栖身不安。妄自称奇,谓之辽东豕;其见甚小,譬如井底蛙。父恶子贤,谓是犁牛之子;父谦子拙,谓是豚犬之儿。
- 注释:
- 被人抛弃很容易,就像孤儿腐烂的老鼠一样。
- 文人的名誉被压制,就像凤凰和蛟龙腾飞。
- 为公还是为私,皇帝曾问过青蛙。
- 想要向左就向左,想要向右就向右,汤让德高望重的人像禽兽一样行事。
- 鱼生活在锅中,虽然还活着但是不久就会死去。
- 燕筑巢在幕上,居住并不安定。
- 妄自称奇的人被比喻为辽东的猪。
- 眼界太小的人就像井底的蛙。
- 父亲厌恶孩子聪明,就说是犁牛的孩子。
- 父亲谦虚孩子笨拙,就认为是猪狗的孩子。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和隐喻,展现了人性中自私自利、傲慢与偏见的一面,同时也赞美了那些坚守正义、勇于担当的人。诗中的“指鹿为马”、“叱石成羊”等典故,以及“鼋居鹊巢”等成语,都生动描绘了人物性格和处境的反差。此外,诗中的“欲左左,欲右右”,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在生活中往往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无法做到公正客观。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哲理思考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