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人群而独异,如鹤立鸡群;非配偶以相从,如雉求牡匹。天上石麟,夸小儿之迈众;人中骐骥,比君子之超凡。怡堂燕雀,不知后灾;翁里醯鸡,安有广见。马牛襟裾,骂人不识礼仪;沐猴而冠,笑人见不恢宏。羊质虎皮,讥其有文无实;守株待兔,言其守拙无能。
恶人如虎生翼,势必择人而食;志士如鹰在笼,自是凌霄有志。鲋鱼困涸辙,难待西江水,比人之甚窘;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比人大有为。执牛耳,谓人主盟;附骥尾,望人引带。鸿雁哀鸣,比小民之失所;狡兔三窟,诮贪人之巧营。风马牛势不相及,常山蛇首尾相应。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以其扶之者众;千岁之龟,死而留甲,因其卜之者灵。大丈夫宁为鸡口,毋为牛后;士君子岂甘雌伏,定要雄飞。毋局促如辕下驹,毋委靡如牛马走。猩猩能言,不离走兽;鹦鹉能言,不离飞鸟。人惟有礼,庶可免相鼠之刺;若徒能言,夫何异禽兽之心。
”`
出人群而独异,如鹤立鸡群;非配偶以相从,如雉求牡匹。
译文:在人群中独自显得与众不同,就像鹤在鸡群中站立一样;不是通过配偶来相互跟随,就像斑鸠在寻找雄性伴侣时那样。
注释:出人群 - 独自出现于人群之中;鹤立鸡群 - 像鹤在鸡群里那样突出;配偶 - 指伴侣;相从 - 互相跟随;雉求牡匹 - 比喻寻求配偶。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一种独特的个性或特质,即一个人虽然与众不同,但却能独立地生活和存在,不受周围环境的限制。它强调了个人独立的重要性,以及在某些情境下,即使与大多数人不同,也可以找到自己的道路。
天上石麟,夸小儿之迈众;人中骐骥,比君子之超凡。
译文:天上的麒麟,赞美小孩子们超越众人的能力;人间的千里马,比拟君子们超脱凡俗的精神。
注释:麒麟 - 古代传说中的吉祥兽,象征着尊贵;小儿 - 小孩子;小孩子们 - 年轻人;迈众 - 超越众人;人中骐骥 - 比喻杰出的人物;君子 - 品德高尚的人;超凡 - 超越世俗。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麒麟和小马的描述,表达了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和赞美。麒麟被视为吉祥的象征,象征着年轻人有潜力成为超越普通人的杰出人物。同时,它也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力量和价值,只要我们能够发掘并加以利用。
怡堂燕雀,不知后灾;翁里醯鸡,安有广见。
译文:庭院里的燕子,不知道会有灾难降临;翁家的母鸡,哪有机会看到广阔的世界?
注释:怡堂 - 安逸的庭院;燕雀 - 燕子;后灾 - 灾难;翁里 - 公家;醯鸡 - 公鸡;安有广见 - 哪有机会看到广阔的世界?
赏析:这首诗用燕子和公鸡作为对比,反映了人们对于未来可能遭遇的不同命运的忧虑。燕子虽然自由自在,但并不知道自己将面临的危险;而公鸡则生活在公家之中,见识有限,无法预见到更广阔的世界。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类命运的不同态度和思考。
马牛襟裾,骂人不识礼仪;沐猴而冠,笑人见不恢宏。
译文:马和牛的衣襟,被用来辱骂不懂礼节的人;猴子戴帽子,嘲笑那些见识短浅。
注释:襟裾 - 衣襟和袖子;马牛 - 马和牛;骂 - 辱骂;礼仪 - 礼节;沐猴而冠 - 猴子戴帽子;恢宏 - 伟大或宽广。
赏析:诗歌通过动物的形象,讽刺了一些不懂得礼仪或者见识浅薄的人。马和牛的形象在这里代表了那些粗鲁无礼或者无知的人,而猴子戴帽子则暗指那些自以为是、自命不凡的人。这些动物形象都用来批评那些缺乏礼貌和见识浅薄的人。
羊质虎皮,讥其有文无实;守株待兔,言其守拙无能。
译文:羊皮做的老虎皮,讥笑那些外表华丽却缺乏实质;守株待兔,形容那些守旧不变,不知变通。
注释:羊质虎皮 - 形容表面装饰得很好,但实际上没有真正的能力或内涵;守株待兔 - 比喻固守旧有的、一成不变的方法而不去创新。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羊质虎皮”和”守株待兔”这两个成语的运用,批评了一些人外表华丽却缺乏实质,或者固守旧有的方法不去创新。这些成语都用来讽刺那些表面光鲜但内心空洞或者过于保守的行为。
恶人如虎生翼,势必择人而食;志士如鹰在笼,自是凌霄有志。
译文:恶人如同长了翅膀的老虎,必将选择食物;志士如同关在笼子里的鹰,自然有着高飞的抱负。
注释:恶人 - 坏人;虎生翼 - 比喻坏事做多了会得寸进尺;志士 - 有志向的人;鹰在笼 - 比喻志在四方的人受到限制;凌霄有志 - 意指志向远大。
赏析:这首诗用恶人比喻坏人,用志士比喻有志向的人,通过对比来表达对不同人品质的评价。恶人因为本性恶劣,所以会更加贪婪地追求满足自己的利益;而志士则因为心怀壮志,所以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理想。这两种人的态度和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鲋鱼困涸辙,难待西江水,比人之甚窘;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比人大有为。
译文:干涸河中的鲫鱼被困在泥潭中,难以等到西江的水来解救;比喻处境非常艰难;而大江中的蛟龙得到了云雨的滋润,最终不会局限在池中,比喻人有大展身手的机会。
注释:鲋鱼 - 鲫鱼;涸辙 - 干涸的河流;西江水 - 西边的江河之水;西江 - 指南方的长江;池中物 - 比喻局限于狭小的地方;大有为 - 有很大的作为或机会。
赏析:这首诗通过比喻的方式,描述了不同生物在困境中的不同表现和结果。鲫鱼被困在泥潭中,难以摆脱困境,而蛟龙则因得到云雨的滋润而得以成长。这个比喻用来批评那些处于不利境地而无法自救的人们,同时也鼓励那些处于困境但仍有机会改变命运的人们。
执牛耳,谓人主盟;附骥尾,望人引带。
译文:掌握着牛耳朵,意味着可以主持盟约;追随大人物的尾巴,希望别人带领自己。
注释:执牛耳 - 控制着牛的耳朵,比喻掌握重要权力或地位;人主 - 人君或统治者;主盟 - 主持盟约;附骥尾 - 追随别人的脚步或影子;骥尾 - 骏马的尾巴;望人引带 - 希望别人带领或引导自己。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述两个场景来说明人际关系中的互助与合作。”掌握着牛耳朵”暗示了拥有重要权力或地位的人有能力主导和影响他人,而”附骥尾”则表达了追随者愿意接受别人的指导和支持。这两个场景都体现了人们在社会中相互依赖和合作的动态关系。
鸿雁哀鸣,比小民之失所;狡兔三窟,诮贪人之巧营。
译文:鸿雁哀鸣,比喻老百姓失去了家园;狡兔多窟,指责贪婪的人善于筹划。
注释:鸿雁哀鸣 - 比喻老百姓在战乱或灾难中失去家园;狡兔三窟 - 指狡猾的动物有三个洞穴以防万一;诮 - 责备;贪人的巧营 - 指责贪婪的人善于筹划。
赏析:这首诗通过鸿雁和狡兔的形象,分别表达了对普通百姓和贪婪者的批判。鸿雁哀鸣通常用来象征悲伤或不幸,这里用来比喻老百姓在动荡时期失去家园和安定的生活。而狡兔三窟则用来比喻那些心思缜密、善于策划的人,这些人往往因为过于计较个人利益而忽略了社会责任和道义。这两个形象都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不同看法和态度。
风马牛势不相及,常山蛇首尾相应。
译文:风马牛之势不相及,常用来形容事物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常山蛇首尾相依,比喻双方关系紧密或相互依赖。
注释:风马牛之势不相及 - 表示事物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或相似性;常山蛇首尾相应 - 比喻双方关系紧密或相互依赖。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风马牛和常山蛇的形象描绘,表达了对于事物之间关系的不同理解和评价。风马牛之势不相及暗示着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或相似性,而常山蛇首尾相应则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或依赖。这种对比强调了事物之间复杂多变的联系和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