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春霖
【注释】 1. 丹楼:指高大华丽的楼台。 2. 黄叶:秋天的树叶变黄,常被用来形容萧瑟的秋色。 3. 十里旌旗:形容旗帜飘扬很远的样子。 4. 斗勺:古代计量器,用来计量高度。 5. 蟠空:盘旋在天空中。 6. 精铁:坚固的铁。 7. 丽谯:美丽的城楼。 8. 征鼙:战鼓。 9. 寒潮:寒冷的潮水。 10. 女墙萝月:女墙上的藤萝和月亮。 【赏析】 《疏影·秋堞》是一首咏景词
霜花落在帐角,信使催我西风吹起。空中传来玉砧声又作,思念远方孤戍,征衣已齐。罗纨上错落的怨念。算路遥,归梦难以实现。君王恩重,将碧绫分赐,冷辟阵云恶。 不是昨日的事,羊皮纸轻绑,短衫后、西山射鹊。承平岁月犹滞旧约。马背空寒,犊鼻谁着。暮笳喧万幕。料挟纩、军心共乐,边尘静,虎文斑绣,笑看倚麟阁。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受和对国家和平的期望。首句“霜花坠帐角”描绘了深秋时节
【诗句】 辘轳金井秋灶,万队炊香,认晴空烟散。 江寒路远,趁野井、露泉寻遍。 帐角支铛,矛头淅米,凉飙催晚。 移车翠旗乍展,讶才增顿减,奇计千变。 朝食姑停,看封狼先剪。 霜华又满,费筹笔、夜深传膳。 策笑量沙,功归曲突,云台秋宴。 【译文】 辘轳金井秋灶,万队炊香,晴空烟散。 江寒路远,乘着野井的露水泉水,寻找遍。 帐篷角落支着锅,用矛尖碾出米粒,凉风催促傍晚。 移动车辆,翠旗忽然展开
【注释】: 一枝花秋镝:指箭靶。秋镝,指秋天的猎箭。 赤羽横霜气:指箭杆上挂着的羽毛,像红色的霜气一样。 玉勒盘秋地:指箭套在马背上,好像玉雕的车轮在秋天的大地上转动。 云边挥手处,双雕坠:指弓箭手在云边上挥舞着长矛,两只雕鸟从天空中坠落。 便飞电排空:指箭射出去的速度像电一样快。 待指狼星碎:指箭射中狼星,将狼星击碎。 更射江潮退:指射中的江潮也退回。 趁几阵西风:指趁着西风。 千里全销烽燧
【注释】夺锦标:词牌名。秋幢:指秋天的旌旗。驹尘,指马尘土,形容尘土飞扬。雁势,指大雁南飞,比喻军队。十丈火龙标立:指旌旗高耸,如巨龙腾空。指点,观察。西山名将,指西面的山岭上。大字霞明,指旗帜上书写着“大”字,在阳光照耀下显得非常明亮。翩翻秋色:形容军队行军的气势威武雄壮。傍营门飐晚,指傍晚时分,军队靠近营门的时候。正擎住、层霄风力:指军旗高扬,像托起云霄一样。望平原、树影萧疏,又倚遥峰寒碧
霜叶飞鬓梅 霜叶飘落,染红鬓角,寒梅傲立枝头。翠禽啼叫声声入耳,空闺里,暮色沉沉。残妆都怨朱粉,那一缕玉钗斜坠,一枝花枝微颤。 疏香暗引 月下,花香弥漫,暗香浮动。春愁先上徐娘鬓,仿佛看到了春天的愁绪悄然爬上了少女的鬓发。向纸阁芦帘旁,傍烛影、低迷夜来,无限丰韵。 争奈绛缕凄凉,冷红吹罢,那时归又难准。髻鬟低处不胜寒,自倚东风问。怕竹外、腰支瘦损,琼奁珠琲飘零尽。待寄回、西州句,双挽刍雅
【注释】 1. 雕阑(diāo lán):有花纹的栏杆。 2. 近曲:接近曲终。 3. 衫袖凝馥:衣袖上凝结了香气。 4. 珠络:用珠子串成的络子,形容衣服华丽精美。 5. 霜颗玲珑:冰珠般晶莹剔透。 6. 珊瑚燕尾:像珊瑚一样色彩美丽的燕尾形饰物。 7. 含章遗恨:喻指因怀念而含泪。 8. 悲鸾镜:悲伤哀怨的样子,这里指梳妆打扮用的镜子。 9. 忍再见、当时装束:忍受不了再看到当年打扮的样子。
【注释】: 江表:指江南地区。蔷薇:指四月花,这里代指春天。轻燕低蹴:燕子在低飞。莺弦:筝弦。鹃(juān)声:杜鹃鸟的叫声。野云愁织:指天上的云像织布机上织着一样。酹酒:向酒里洒些东西以祭奠。韦曲:唐代长安城东一地名。清游:闲游。尘海:尘世、人间。颠倒百年心:指人生易老,如过眼云烟。归帆知得:指知音难觅。鸥鹭少:鸥和鹭较少,形容山水景色幽美。几两游屐(jī):指游历的地方不多。游屐
长亭怨秋堠 望前路、依依衰草。瘦柳亭边,马尘多少。惨憺旗竿,去程愁认玉关道。夕阳来透,知每日、平安报。戍鼓不曾停,更可奈、明驼催到。 注释:长亭:古时设在道路旁的送别的场所。堠:古时设在道路两旁用来瞭望的土堆。瘦柳:形容柳树细长而瘦弱。马尘:马走过时扬起的尘土。惨憺:凄凉的样子。旗竿:旗杆。去程:指离开的道路。玉关:指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北,是古代出西域必经之路。夕阳:太阳落山的时候。戍鼓
霜叶飞秋枥 暮烟团阵。收飞骑、空槽争报秋讯。万蹄寒影动星光,莝久添灯烬。正野树、新黄乱陨。垂缰磨损天闲印。听嚼啮声残,又却顾丝鞭,冷落刍豆羞认。 注释:暮色的烟雾像团一样聚集在一起。收集战马归来,但马匹的嘶叫声已经没有了,只剩下空槽在争报秋季的到来。马的蹄子在寒冷中奔跑,星光也仿佛被惊动了,草堆里的灯火也显得更加黯淡。正在野外的树木上,黄色的新芽已经落下。缰绳已经磨损,就像天空中的空闲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