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楼雾结。倚半山似画,围住黄叶。千里旌旗,远带斜晖,隐隐斗勺高揭。蟠空怪石吞江险,更壁立、千寻精铁。怎放他、秋燕飞来,唤起暮笳呜咽。
还记春零覆苑,丽谯望缥缈,登眺时节。动地征鼙,卷入惊风,乱落霜枫如血。荒城雨暗重阳近,怕遗恨啼乌羞说。但夜深、东去寒潮,冷伴女墙萝月。
【注释】
- 丹楼:指高大华丽的楼台。
- 黄叶:秋天的树叶变黄,常被用来形容萧瑟的秋色。
- 十里旌旗:形容旗帜飘扬很远的样子。
- 斗勺:古代计量器,用来计量高度。
- 蟠空:盘旋在天空中。
- 精铁:坚固的铁。
- 丽谯:美丽的城楼。
- 征鼙:战鼓。
- 寒潮:寒冷的潮水。
- 女墙萝月:女墙上的藤萝和月亮。
【赏析】
《疏影·秋堞》是一首咏景词,描绘了秋日里壮丽的景色以及战争带来的哀愁。全词以“丹楼”起兴,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首句“丹楼雾结”,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雾气弥漫,使整个景象显得朦胧而神秘。接着,诗人用“倚半山似画”来描绘秋天的山景,仿佛一幅精美的画作。“围住黄叶”则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气息和景色。
诗人转向战场,描绘了旌旗远带、斗勺高揭的景象,以及蟠空怪石和千寻精铁等细节。这些描述都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壮丽。最后一句“怎放他、秋燕飞来”,则是对战争对自然的影响进行了反思,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凉的情感。
词的后半部分则转向春天的景象,通过描绘春零覆苑、丽谯望缥缈等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最后一句“但夜深、东去寒潮,冷伴女墙萝月”则是对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种种痛苦和损失的一种感叹和批判。整首词通过对自然和战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美好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