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胸罗宝宿,气吐长虹,武库家声。烽火湘沅静,待文雄飞檄,九派江清。回首八公山色,草木助疑兵。算剑影干霄,欃枪自堕,肯赋芜城。
功名入图画,听笳鼓归来,云拥双旌。廿四桥边月,伴司勋闲醉,海国花明。髀肉漫惊鞍马,封拜待书生。试笑看先鞭,燕然再勒钟鼎铭。
【注释】
- 小舫:小船。
- 太守:这里指作者自己,即南宋诗人汪元量的自称。
- 宝宿:比喻珍贵的藏书或珍宝。
- 长虹:形容气势宏伟的彩虹。
- 武库家声:比喻家族有武功和武学传统的声誉。
- 湘沅:湘江和沅江,泛指湖南湖北一带的河流。
- 文雄飞檄:意思是用文辞迅速发布命令。
- 九派江清:形容长江水流湍急清澈。
- 八公山色:指江西庐山的山峰。
- 欃枪自堕:形容山势高峻,云雾缭绕的景象。
- 芜城:指江苏扬州城,因为历史上曾遭受战乱,所以被称为“芜城”。
- 笳鼓:古代军乐队中吹打乐器的简称。
- 廿四桥:指江苏省苏州市的一座石拱桥。
- 司勋:掌管文书、记录功勋的官职。
- 封拜:指被封为官爵,拜相封侯。
- 先鞭:比喻先进或者走在前列的人。
- 燕然再勒钟鼎铭:意为在边陲建立功勋,刻石纪功。
【译文】
看到胸中有珍贵的书籍,气吞长虹,武库家声显赫。湘江沅水静悄悄的,等待英雄豪杰来指挥战斗,长江九派的水流都变得清澈。回顾八公山的景色,草木助阵似疑兵。算起来剑影冲天,彗星坠落,不肯赋《芜城》。
功名入画卷,听到笳鼓声归来,云拥双旌旗飘扬。在廿四桥边赏月,与司勋闲醉,海国花明艳。髀肉已生,惊觉鞍马已不再适合,等待封拜等待书生。尝试笑看前面的人先走一步,燕然山再立钟鼎铭。
【赏析】
《忆旧游·小舫太守命题从军记旧图》是南宋末年诗人汪元量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虑,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全诗通过描绘历史事件的画面,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英雄们的英勇。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的担忧之情。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描绘,使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英雄们的英勇。
诗歌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生动的自然景观,也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例如,“烽火湘沅静”一句,既描绘了战争结束后的宁静景象,又暗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痛苦。同时,诗句还运用了象征手法,如“宝剑”、“彗星”等,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深度。
《忆旧游·小舫太守命题从军记旧图》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的诗歌,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虑,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的担忧之情。